伊朗核武之父遭暗殺

伊朗核武之父遭暗殺 圖╱美聯社

伊朗計劃負責人法克里扎德遭刺殺身亡,不僅傷害該國研發核武的能力,更可能引爆中東地區衝突

■The killing of Mohsen Fakhrizadeh was a strike against Iran\'s nuclear capabilities and risks fueling hostilities in the Middle East.

素有「伊朗核武之父」之稱的科學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11月底在首都德黑蘭附近城鎮遭遇暗殺身亡,此事不僅嚴重打擊該國發展核子武器的野心,更可能導致中東地區衝突進一步升高。

矛頭指向以色列

伊朗指控宿敵以色列是籌劃這次攻擊事件兇手,但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來。美國與中東區域官員亦將矛頭指向以色列。

以色列並未承認或否認這項指控,僅迴應「不論兇手是誰,這起刺殺事件對於以色列、中東地區與全球都有好處」。

62歲的法克里扎德是一名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將領

他在1990年代、2000年代擔任「阿馬德計劃」(Amad Plan)領導人,對於伊朗研發核子武器的貢獻極大,外界甚至將他與「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做比較。

法克里扎德與其組織過去是美國與聯合國制裁對象(至少到2007年),原因在於他帶來核子武器擴散的威脅。換言之,若伊朗決心找人打造核彈,那法克里扎德絕對是第一人選

2018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記者會上直接點名法克里札德,直指他是伊朗秘密發展核武的主事者

伊朗始終否認自己懷有發展核武的野心,堅稱核計劃都是和平用途西方官員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指出,伊朗在2003年前系統性地展開核武計劃,但之後遵守核協議規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相關計劃存在。

法克里扎德主持阿馬德計劃期間負責人事招募、所有工作保密到家,並在計劃遭取消後協助保留核武能力。若伊朗決心恢復核武研發,仰賴他的知識與專業便能進展迅速、不需要從頭開始。

專家表示,法克里扎德死亡並不代表伊朗核計劃就此終結或倒退,因爲他可能早已任命多人繼承他的工作。

伊朗2015年時同意限縮自家核子計劃,但美國川普政府2018年片面退出核協議並全面重啓制裁,導致該國原油出口銳減、經濟凋敝,民衆對於美國的敵意加深。

德黑蘭當局原本有意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修復關係,藉此緩和美國製裁壓力並挽救國內經濟,但法克里扎德身亡令此事增添變數,畢竟伊朗政府畏於民意壓力勢必得做出一定程度的報復行動

與美國互動添變數

美國準總統拜登日前強調,若伊朗願意遵守先前核協議承諾,那美國不排除與伊朗重修舊好。

今年1月,伊朗高級軍事將領蘇雷曼尼 (Qassem Soleimani)遭到美國刺殺,伊朗迅速反擊、向伊拉克美軍基地發動飛彈攻擊。相比之下,法克里扎德這次遇刺身亡,伊朗多名官員表示「將選擇適當時機報仇」,兩者落差極大,凸顯伊朗急欲與美國修復關係而不願魯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