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展 東協醫院來臺取經

南向來臺指標醫院與目的

疫情衝擊產業大洗牌,爲搶攻疫後商機,今年的醫療科技展也邀集逾120家東協醫院院長來臺,並將在12月1日與生策會簽署合作意向書,目標加速將臺灣數位轉型以及智慧醫院方案帶進南向國家醫院。

創下疫後全球最大規模的實體醫院交流的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1日至4日舉行,在衛福部多年推動南向醫衛合作效益顯現下,此次除了掀起跨國醫療機構合作外,也吸引了英特爾、微軟、申骨文等國際軟、硬體大廠來臺尋求與臺廠策略聯盟,攜手打世界盃。

據統計,即將來訪的東協醫院國家,馬來西亞超過32醫院、越南39家、泰國11家、菲20家,其中,包括東協最大私立醫療集團IHH、菲律賓最大醫療集團The Medical City、泰國前三大私立醫院集團BDMS、Bumrungrad、Malachi Group全數到齊,其中Malachi集團旗下正在建置新醫院、越南也有近四十家積極數位轉型的中小規模醫院來臺,展期將透過大會安排與國內醫界和華碩、緯創、佳世達、研華等科技大廠加入對接,有機會成爲臺灣醫療科技整廠輸出海外指標的demo site,讓臺灣產業更快速推進東協市場。

生策會表示,過去泰國、馬來西亞每年大賺以醫美爲主的觀光醫療錢,但疫情衝擊,旅遊人口大減,也讓東協醫院導向「治療」,積極切入智慧醫療和遠距醫療,並藉由此次醫療科技展來臺取經,逾120家東協醫院院長親率團隊,除了和國內醫療機構洽談合作計劃外,過去BIO(生技)+ICT(資通訊)建置的新產品,都有機會找到出口,有機會以東協市場爲場域,作爲國內醫療、生技和科技業進軍國際市場的灘頭堡,讓南向政策正式落地。

另外,針對醫療法可望鬆綁,醫療法人投資單一公司佔資本額20%限制可望放寬,也將強化臺資醫院與國際鏈結和醫療技術的升級,目前除了衛福部過去推行的一國一中心計劃,由臺大醫院鎖定發展印尼,北榮專攻越南外,馬來西亞也有中附醫和高醫前進佈局外,預期也將掀起醫院的跟進風潮,而佈局的重心也將由原本的人員培訓、臨牀試驗合作,擴大到建置醫院或結合科技、生技業的專案輸出,爲生醫產業創造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