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國銀海外分行 5月獲利衰退44.3%

疫情衝擊國銀海外分行,5月獲利衰退44.3%。(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依旻/臺北報導

受累5月疫情衝擊,國銀國內總分行當投資收益月減72.4億元,減幅22.7%,海外分行衰退幅度高達44.3%,獲利僅剩19.2億元。

金管會最新統計指出,國銀前5月稅前盈餘1,456億元,其中,國內分行稅前盈餘約93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4億元,國際金融分行業務(OBU)稅前盈餘則爲384.4億元,年衰退約54.7億元。

針對國銀5月稅前獲利金額255.9億元,比4月減少15.5%,國內總分行單月獲利僅剩148.3億元,月減43.6億元,減幅22.7%,金管會銀行副局長林志吉分析原因是5月本土疫情升溫、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國內總分行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提高,導致投資和其他淨收益較4月減少72.4億元所致。

另外,海外分行當月獲利更是僅剩19.2億元,減幅高達44.3%,主因是增提呆帳費用11.6億跟保證責任準備

觀察整體數據,國銀獲利狀況與4月相比僅OBU、大陸分行呈現正成長,以大陸地區分行最高。至於OBU方面前5月獲利衰退54.7億,年減12.5%,林志吉表示,主因放款大減2,284億元,導致利息淨收益減少,比去年同期少了67.8億元,今年國際疫情雖趨緩,但企業放款需求不會立刻回覆。

金管會也公佈,到今年5月底止,國銀放款總餘額新臺幣32兆3,752億元,較4月底增加3,088億元;逾期放款金額爲695億元,月減23億元;逾期放款比率爲0.21%,較上月底減少0.0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0.03個百分點。

截至今年5月底,國銀備抵呆帳佔逾期放款的覆蓋率爲629.28%,較上月底607.54%增加21.74個百分點,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仍屬穩健,金管會表示,將持續督促銀行提升資產品質及健全財務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