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 調研:勞動力下降至少20%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供應勞動力短缺,下降至少20%。(示意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邱倢芯/臺北報導

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研究指出,隨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地公司開始限制相關人員前往中國。疫情的不確定性將使工廠勞動力短缺,下降至少20%,導致產量和產能下滑,這樣的情況將延續到感染病例人數停止增加並出現可用的治療方法爲止。

值得注意的是,爆發疫情的武漢市爲重要運輸製造業中心,在中國經濟十強城市中位列第九。一週或更長時間的封鎖可能會爲物流等諸多行業帶來嚴重的影響。

段時間與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時相比,中國已變得更加發達,不但與全球經濟結合緊密,國內的交通網路也得到極大改善;而這些都使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超出區域性感染範圍。外出限制、勞動力和材料短缺,以及嚴格控制交通樞紐和關閉邊界所帶來的物流問題,都將爲全球供應鏈帶來諸多影響,包括:材料:受疫情影響的地區或經這些地區運輸的材料或成品供應短缺。勞動力:白領藍領工作者可能因隔離或患病無法工作,疫情也使企業難以補充勞動力,進而影響產量和生產效率。採購:企業的活動範圍若被限制在某地,便限制了開發、考察和檢驗業務項目經營業務的能力成本控制亦變得更加複雜,並出現難以預測的採購價格差異。物流:現有物流樞紐和供應網路的容納能力與可用性受到限制。當多個產業同時遇到材料被困在某處的情況時,尋找替代路線和運輸方式將更加困難。消費者:由於擔心暴露在公衆場所會接觸到病毒,消費者的購買行爲將更加謹慎。許多企業會轉向網路銷售,而這會對物流網路構成挑戰

另一方面,Gartner也建議,全球供應鏈需訂定短、中、長期的風險管理方案;企業通常藉由風險和持續經營管理方案來應對未知因素。供應鏈需要一個衡量關鍵風險指標框架,並針對可控和可預見的不確定因素(例如合規性、勞動力、材料、生產能力財務問題)制定相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