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若家實踐自我 走向藝術之路

專職創作藝術工作者易若家。圖╱易若家提供

名收藏家陳先生收藏易小姐的畫,並表示;「心聲心畫,好的畫家,應該是我手畫我心,心手如一。」從若家的畫作中可以透視她純真的心靈與忘懷機心的齊物觀。在這個充滿不安與憂鬱的五濁惡世之中,人類真正需要一顆純然沒有污染,抒發自心靈深處地真摯愛心;更需要一種傳達民胞物與,萬物一齊,不分彼此,沒有分別心的宏觀視野。

從畫家作品中表現出的真、純、善、美和對萬物無差等的移情轉化張力中,能讓我們強烈感受到心靈的慰藉與療愈;從畫作中天真浪漫的異物種組合與結構,讓我們覺得夢想得以飛揚,和諧共振可以成真;從畫面裡粉嫩繽紛,雲舒霞卷的色調,讓我們得以重拾赤子情深。

易若家說,她這幅作品原本命名爲「棋逢敵手」,展出前她另有領悟,將作品名改成「勝利組-棋逢敵手系列」,40號的原作,此時正在義大利威尼斯展出,工作室製作了限量36件小尺寸的藝術微噴版畫,很受好評。

她喜歡讀看歷史劇,但是不喜歡看人騎馬打仗,馬演員被傷害的場面,就算知道是演戲,她也覺得不忍心,雖然兵將也會被廝殺,但是人類總是認爲自己明白爲何而戰,戰馬卻應該是不懂的,馬的體型明明巨大又強健,卻性情溫和可以讓人使用,也因性格謙良又力氣大,被古人用來拉車爭戰,肉食性的猛獸反而因爲難以馴化維持着自由,但自己覓食生存的環境更嚴苛,生命各有所長與所短的矛盾,在現代科技的社會,很多人力物力被機器取代,但唯有每個人天生或後天內心的理性與感性,仍然不能夠用電腦來控制,要靠自己的智慧來平衡,延續發展、思想、創意、善念等等良好的品質,這些也是哲學文學藝術所生的目的,取長補短的更美化我們的生活。

她收養的兩隻貓咪是一對同胎兄妹,是山上社區野貓生的,她餵養到一歲,就帶牠們去獸醫院做了節育,因爲相處下來有些感情,不忍心他們在外日曬雨淋,就養在家裡了,兩隻從小在一起感情很好,被養在家後,偶爾會望着窗外懷念野外,但已很適應家貓被圈養照顧的生活,兩隻在屋內每天互相追逐打鬧,也不孤單,貓咪雖然可愛,也很有狩獵天性,什麼能夠象徵友愛的遊戲兼良性的競爭與成長呢?下盤棋吧!

創作同時也修養性情,觀賞藝術也是,下棋也是,看着貓咪下棋的畫面,易若家想傳達給觀賞者與自己,一種每一步都要謹慎思維,落子無悔的人生態度,認真盡力,就是永遠的勝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