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挖鼻孔」隱藏3大危機 醫:是生病了

挖鼻孔是一種在生活中常見的行爲,但若在公共場合進行會被讓人覺得不雅、令人反感。(示意圖/ Shutterstock )

挖鼻孔是一種在生活中常見的行爲,但若在公共場合進行會被讓人覺得不雅、令人反感,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引述多項研究表示,挖鼻孔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內心疾病、空氣過溼或過幹,而要減少此一舉動的方法爲環境保持適當溼度、心理治療等。他並提醒,頻繁的挖鼻孔可能導致鼻黏膜損傷、感染等,別把挖鼻孔當成日常生活的自然行爲模式。

黃軒在其臉書粉專上表示,根據研究,人會挖鼻孔的原因有3個,第一爲鼻腔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因爲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反覆發炎,導致鼻腔黏液反覆分泌,容易鼻塞或鼻腔內有異物感,讓患者不自覺地挖鼻孔。

其次爲內心的疾病,例如焦慮、無聊也可能讓人挖鼻屎,有研究發現,當受試者進行單調無聊的工作時,例如盯着電腦一段時間後,人會不自覺地進行挖鼻孔等自我刺激行爲。

最後則爲室內空氣太溼或太乾,研究顯示,在中等溼度環境者的鼻腔黏液堆積較低,而低溼度和高溼度下者的堆積較高。

至於如何減少挖鼻孔的行爲,黃軒表示,研究發現,定期用鼻腔洗滌器可減少鼻腔粘液堆積,進而減少挖鼻孔的行爲;另可藉由心理治療降低焦慮感,來減少挖鼻孔的次數。此外,將溼度調到50%時,鼻腔黏液最少、最易被排出,進而減少挖鼻孔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