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大陸威脅與印太作戰 美陸戰隊重申調整兵力結構

陸戰隊司令柏格的新備忘錄,重申部隊兵力重新設計,以因應中國大陸威脅印太作戰。(圖/DVIDS)

美國陸戰隊司令柏格(David Berger)近日呈遞1份新備忘錄,給新任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備忘錄圍繞在陸戰隊兵力設計之上,並重申《2030年部隊設計》;陸戰隊將進行瘦身,淘汰部分裝備以節撙更多資金,以加速陸戰隊的現代化,進而因應中國大陸威脅與印度太平洋地區潛在的戰鬥。繼2020年陸戰隊宣佈將裁減1.2萬人後,新備忘錄則將縮編大刀指向文職人員預計將文職人員削減15%。

「DefenseNews」引述2月23日發佈的備忘錄,柏格表示駐紮於印太地區的2.7萬名陸戰隊需要「明顯的現代化與重新設計,以持續因應來自中國大陸且發展中的威脅」。

陸戰隊已於2020年宣佈裁減所有戰車營、一定數量的兩棲載具連、步兵營與砲兵連;在柏格2月的備忘錄中,則提到將裁減更多重型裝備。柏格寫道,兵力結構重新設計的資金,部分來自於陸戰隊裁減所有的戰車營與重型架橋裝備,以及在未來10年裁減1.2萬名陸戰隊。

與此同時,陸戰隊也思考裁撤文職人員近15%。柏格強調陸戰隊不會向政府多要一毛錢來實現其目標,而是透過淘汰舊設備精簡人力來籌措資金,進而實現目標並取得能力

備忘錄提到,調整人力與淘汰裝備省下來的經費,讓陸戰隊正部署續航力無人飛行載具與適當的酬載,以進行空中通訊、偵察與電子作戰。相關裁減還包括旋翼機固定翼戰機,以及逐步淘汰過去用於維持地面作戰的後勤能力。

美國海軍新聞網(USNI)表示,柏格公佈的備忘錄爲《2030年部隊設計》前2階段的初步結果。《2030年部隊設計》重新審視陸戰隊的戰略與結構,以爲印太區潛在的戰鬥做準備。

更進一步地說,人力精簡、兵力結構調整與裝備現代化,只是《2030年部隊設計》提到的大規模轉型之前奏,還有人力變化與訓練教育機構的現代化。

備忘錄指出,「我們將改革與重新組織陸戰隊司令部、各指揮部的組織與程序,以提升組織敏捷性,進而滿足大國競爭長期化的需求」。透過人力精簡與爲過度膨脹的單位瘦身,陸戰隊將打造規模小、高成熟度高彈性且訓練有素的艦隊陸戰隊(Fleet Marine Force)。

「DefenseNews」指出,柏格不斷地重塑陸戰隊,爲的是讓陸戰隊能在中國大陸火箭與空中兵力的攻擊範圍內有效作戰,使其能在東海南海上的島鏈進行戰鬥。陸戰隊預計,在2030年完成部隊重新設計。

爲達成此一目的,柏格希望在關島、日本與夏威夷成立「陸戰隊濱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s, MLR)。MLR爲乘坐小型兩棲戰艦,配備監視無人機、通訊設備,並散佈於整個戰區的小型單位。其攜帶的反艦飛彈,將讓中國大陸的水面艦艇處於危險之中。MLR的人數爲1,800至2,000人。

USNI指出,MLR將在印太區的各島嶼遠征前進基地移動;隨着拜登政府的上臺五角大廈也將重新審覈川普的2022財年預算。

不過,柏格的計劃卻遭到美國前海軍部長韋伯(Jim Webb)批評。韋伯認爲,柏格過度狹隘地將目光聚焦於中國大陸與南海的戰鬥;如果北京與南海不是美國要打得下一場戰爭,柏格等於削弱陸戰隊的實用性

對此,柏格駁斥正是因爲中國大陸產生的威脅,才讓陸戰隊追求廣泛擊敗大陸的能力。「我們是否過度狹隘的聚焦於中國大陸?我絕對不這麼認爲。我們反覆追求的能力,讓我們能因應快速發展的對手,並使我們不會遭到擊敗」。

他補充道,陸戰隊的努力不受國家與地理的限制。海軍與陸戰隊在全球各地作戰將持續下去。目前陸戰隊追求的兵力調整,不但提升戰力更可適用於任何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