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漲水電? 調查:逾5成臺灣民衆支持

據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2023年年底調查指出,有54.2%的民衆支持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調漲水、電費,相較2021年增加8.5%。(林良齊攝)

據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2023年年底調查指出,有54.2%的民衆支持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調漲水、電費,相較2021年增加8.5%,並以高屏地區、30至39歲、研究所及以上與女性支持度較高,若與政黨支持者交叉分析,又以時代力量、臺灣基進支持度達100%最高,民進黨支持者以69.3%再次之。

調查指出,有61.4%的受訪者擔心推動再生能源時生態環境被破壞,也有59.7%擔心供電不穩定、56.4%造成電價上漲;針對環境部今年擬課徵碳費,有57.9%受訪民衆支持,又以時代力量、臺灣基進支持者100%最高,泛綠民衆及民進黨支持者分別72%及69.9%支持。

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過半的受訪民衆支持水電價格迴歸劮實考量,凸顯臺灣民衆瞭解我國能源成本高昂的現狀;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執行長顧洋也認爲,應與去年臺電高額虧損纔會導致民衆支持調整水電價。

針對政黨傾向與氣候政策連動性高,顧洋說,雖然大家希望氣候及能源政策超然與政治立場之外,調查顯示政策與政黨傾向相關性大,「反核就堅持反核、擁核就堅持擁核」,應要擴大溝通,但若是過去舉辦的國家級能源會議難凝聚共識,建議應要在政黨層次溝通,纔不會每4年能源政策就再次搖擺。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啓明也建議,從先進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對於能源政策有高度對國家,不利能源轉型的推動速度,建議朝野應進行對話討論,形成較明確的共識。

調查也顯示,臺灣有逾8成的民衆關心氣候變遷,也有63.8%民衆認爲已對臺灣造成衝擊,彭啓明分析,雖然臺灣關注氣候變遷的民衆多,臺灣要減碳的關鍵在於能源,但民衆卻對能源認知不足,如仍有許多人認爲煤炭及核能是我國主要能源,其實燃氣纔是現今主要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