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流星雨13日爆發 凌晨3點半後賞星最佳時機

英仙座流星雨大約在每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左右出現,今年的極大期預計發生於8月13日臺灣時間下午3時。(南瀛天文館提供)

英仙座流星雨大約在每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左右出現,今年的極大期預計發生於8月13日臺灣時間下午3時,每小時天頂可見最大流星數(ZHR)預計可達110顆。由於當晚爲農曆13,接近滿月,月光將會影響流星觀測,南瀛天文館建議民衆利用月沒後約凌晨3點半到日出前時間,或是到山上光害較低的地方來進行觀測。

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並稱爲每年3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週期爲120年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流星的成因地球公轉行經彗星軌道時,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碎片落入地球大氣層時造成燃燒發光的現象;同一羣彗星碎片造成的流星軌跡,其反向延長線相交的點即稱爲輻射點,而輻射點所在星座即爲該流星雨的名稱

觀賞流星雨不需要特殊器材,只需肉眼即可觀賞。南瀛天文館建議民衆可前往山區遠離光害,找個視野開闊之處,做好防蚊準備,鋪個野餐墊即可躺下輕鬆等待流星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