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地食材創新料理 風土餐桌行銷外埔農特產

弘光文創、餐旅系學生,用在地食材創新料理行銷外埔農特產。(弘光科大提供)

弘光文創、餐旅系學生,用在地食材創新料理行銷外埔農特產。(弘光科大提供)

弘光文創、餐旅系學生,用在地食材創新料理行銷外埔農特產。(弘光科大提供)

「吃在地、食當季!」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落實大學社會責任,長期在外埔社區協助社區環境營造、文創商品及遊程規畫等,最近與餐旅管理系跨域合作,一起參加六分社區產業行銷推廣計劃,餐旅系學生利用在地盛產的食材,烹調出一整套美食佳餚,讓更多人認識外埔在地社區風情及特產。

文創系副主任吳振廷說,繫上在三年多前開始進駐外埔地區,老師帶着學生一起進行農村再改造設計,營造全新的地方風情。利用地方輔導團隊構思「風土餐桌」行動;由繫上助理教授賴可謙盤點外埔食材及活動企畫,結合餐旅系師生專業共同推動食農教育,透過美味料理介紹當地人文特色。

吳振廷指出,六分社區早就計劃要辦理活動,希望結合學生創意與巧思,與餐旅系跨域結合,由主任吳胤瑱帶着西餐廚藝社等五個社團學生,運用在地食材設計一套餐點;包含前菜、主菜、點心、調酒,在外埔農藝傳坊熱鬧發表,每一種佳餚至少準備80份提供試吃,現場吸引近500名遊客品嚐。

吳胤瑱說,使用在地食材,惜食不浪費是目前養成廚師很重要的一環,繫上長期推動食農教育,教導學生愛惜食材;透過外埔區六分社區產業行銷推廣計劃,讓學生充份瞭解外埔在地的食材後,親自向業者購買食材再設計菜單,多了一次學習的機會。

餐旅系學生利用百香果、火龍果、小里肌肉、香腸設計出前菜;主菜用在地飛天豬品牌豬肉,搭配芋泥球、百香果蜂蜜醬汁、檸檬奶油醬汁,烹煮飛天豬戰斧豬排;飲料用外埔小農種植稻米制作而成的米苔目,用擠奶油方式擠到容器中,同時結合當地生產的火龍果與金黃色的百香果調製;麪包用當地盛產的葡萄酒烘焙紅酒百香果歐式麪包;另外,還加入丁香、肉桂及柳橙的熱紅酒。

學生除設計製作美味佳餚,還負責講解說菜,解說每道佳餚、飲品使用到的在地食材有那些,民衆試吃後讚不絕口。陳姓民衆說,經常吃到的豬肉,但在學生巧思變化下,搭配外埔火龍果、百香果,用不同的烹調方式料理,讓風味更加提升;張姓民衆指出,學生製作的佳餚,色、香、味俱全,「沒想到用外埔當地食材,可以煮出那麼好吃的餐點。」

餐旅學生王明威指出,參加活動學習把在地食材發揮到最大的效用,同時研發新口味的菜單。他們利用西式舒肥的方式烹煮豬肉,創新的手法征服民衆味蕾,原本製作80份的試吃品,沒想到一下子就被搶光,馬上臨機應變更改擺盤份量,希望讓更多人品嚐到當地食材的美味。

吳振廷強調,透過活動讓學生學習融入當地的慶典活動,學習更多服務設計,並開拓不同視野,把地方資源、食材、慶典、發展脈絡全都結合在一起,導入食農教育概念,讓學生有一個嶄新的學習機會,10月30日將協助外埔永豐社區做市集活動,持續推廣食農教育,歡迎民衆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