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零農藥? 破解你不知道的「有機5迷思」

有機蔬果農藥殘留低,爲許多民衆購買時的優先選擇。(示意圖/與本文無關/記者陳家祥攝)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近年來世界各地食安危機頻傳,民衆基於食品安全與價值考量,越來越多人選擇有機產品,從第一線食材開始把關,就是爲了避免吃下農藥與重金屬。但對於「有機」這兩個字該如何定義?是人體健康的最佳選擇嗎?這些看似無庸置疑的問題可能和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根據國外華盛頓郵報》提出5種有關於有機食品的錯誤觀念。1.產品標示爲有機,即代表未接觸農藥?唯有標示「100%有機」,纔是保證符合美國農業部的有機定義。一般產品只要獲得「有機」標籤,即代表有95%的成分爲有機,5%的非有機成分,可能灑過除草劑殺蟲劑。若是以「有機成分製造」的標籤,該產品則最少有70%爲有機。2.有機產品更營養、對健康更好?有機食品少接觸農藥,相對的對於人體較健康,但是否較營養則是另一個問題,目前並無直接證據可顯示;而美國史丹佛大學2012年的研究甚至認爲,買有機食品獲取更多營養是浪費錢的行爲。▼國外有研究指出有機蔬果無法吃出更多營養。(示意圖/與本文無關/記者陳家祥攝)

3.有機食品對環境更好?少噴農藥對於環境有益是無庸置疑的,但食品有機並不代表其生產與配置對環境有利。例如來自玻利維亞的的有機黑豆中國有機米或亞美尼亞的有機杏。這樣的產品運送所形成的碳足跡遠大於當地種植的產品。

4.貼上有機標籤,檢查保證純淨?每顆蘋果或是每根蘆筍,並未接受完整的有機檢查,裝滿有機加工食品的貨櫃,當它們擺上貨架前,也並未接受有機檢查,因爲檢查得太過仔細不僅不切實際也會顯得沒有效率。而有機產品的檢查往往很膚淺,因爲充滿矛盾與潛在的利益衝突

5.進口有機產品符合美國標準?第三方認證機構很少前往海外進行檢查,而取而代之的是直接與當地農場簽約,增加了詐欺與執行不嚴格的機會。而不符合美國有機標準的產品,也可通過監管寬鬆的第三個國家發貨至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