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尿急講「便所」變成倉庫 網嘆:難道要我抖一下?

網友日本尿急,用臺語講便所,最後竟被帶到倉庫示意圖(圖/記者吳欣晏攝)

網搜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網友在PTT分享到日本旅遊時發生的糗事,在一間日本的大型超商突然尿急,一時找不到廁所,只好詢問店員,他靈機一動想到老師曾經教「WC」是國際語言結果對方沒有聽懂,最後試着用臺語「便所」,沒想到竟被帶到倉庫,讓他無奈嘆「難道我要身體抖一下?」

文中,網友先發問,「在日本的大型超商突然感到內急,我就問店員WC?WC?老師說這是國際語言,應該沒有錯呀!」沒想到店員一臉霧煞煞,他又再問一次,「後來又想起日本殖民臺灣,臺語的廁所念『便所』,我又問『便所』?結果我就被帶到倉庫了。」

最後網友無奈表示,「請問我當下應該拉開拉鍊,然後表情舒暢的說一聲Kimo擠內~最後身體抖了一下,這樣店員纔會明白嗎?」貼文受到許多人關注,很多人都教他應該要說「Toilet」才通用,不只日本,歐洲行得通,也有人說「『WC』美國幾十年前就已經沒人講了,根本不會教」,甚至有網友認爲,「『WC』超古老用法,就跟人說有茅坑嗎?只有臺灣通用。」

有報導指出,當初的浴室是指裝有一個浴缸房間,與廁所分開的,約西元1800年末期後,發明出室內抽水馬桶,因爲成品不大,剛好和衣櫃大小吻合,大家開始把早期衣櫃改裝成廁所,所以又稱Water Closet,簡稱「WC」,不過,現在已經算是不普遍的名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