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通過桃園捷運棕線 以覈定後8年通車爲目標

交通部昨天有條件通過捷運棕線,桃市府表示將以綜合規畫覈定後8年通車爲目標。圖爲捷運棕線路線圖。(桃園市捷運工程局提供/陳夢茹桃園傳真)

聯結桃園與大臺北都會捷運路網的捷運棕線去年通過環評,交通部昨18日召開委員會議審查,獲委員會共識審查有條件通過,請桃市府依委員及各單位審查意見修正及補充報告,經鐵道局檢視並與委員確認後,交通部將續轉行政院審議。桃市府表示,將持續爭取行政院覈定,以綜合規畫覈定後8年通車爲目標。

桃園市政府昨日由詹秘書長榮鋒率隊,出席交通部召開的「大衆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劃審查委員會」第60次會議,審查捷運棕線綜合規畫,該計劃在行政院2018年5月1日覈定可行性研究後,即積極辦理環境影響說明書及綜合規畫等作業,其中環說書已於2022年12月獲環境部備查,而綜合規畫報告於2020年完成並提送交通部審查,經歷3次委員會議審查。

桃市府昨天全力向委員爭取,並獲委員認同捷運棕線具北北桃捷運系統整合效益,並可形成北北桃1小時通勤骨幹,串聯大臺北與桃園地區生活圈,而桃園人口至今年8月已急速成長到231萬人,遠超過2018年可行性研究階段目標2041年的預估人口,所以捷運棕線採用中運量系統確有必要性及合理性,獲交通部委員會共識審查有條件通過。

捷運工程局局長劉慶豐表示,捷運棕線規畫路線自臺鐵桃園站北側復興路與中正路口,經復興路、萬壽路三段、二段、東萬壽路、萬壽路一段至新北市中和新蘆線回龍站,共興建7座車站,全長約11.38公里,總經費約456.49億元。綜合規畫階段市府再優化可行性研究成果,使本路線與綠線共用機廠及整合維修資源,減少機廠用地取得,路線縱坡也由6%降爲5.3%,提高旅客乘車舒適度、增加營運安全性及降低維運成本,達成永續營運的目標。

劉慶豐說明,棕線BRH01站規畫可透過地下連通道與臺鐵桃園站及桃園捷運綠線G07站轉乘,串接桃園環狀路網,使棕線服務範圍再延伸,BRH07站則與萬大線LG21站及中和新蘆線回龍站採共構站內轉乘,相關銜接界面已與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協商確認,目前委託臺北市政府代辦,並納入萬大線LG21站設計及施工,未來從桃園到新北迴龍搭乘捷運只要18分鐘,形成臺北、新北、桃園通勤骨幹,成爲北北桃生活圈的綠色運輸廊帶。

劉慶豐強調,捷運局爲保留後續棕線再延伸至市政府的規畫,捷運綠線也將中正路與復興路口的潛盾環片更換爲金屬環片,以利未來棕線延伸線潛盾施工,另外今年啓動辦理可行性研究的捷運橘線,也將評估在BRH02站與棕線銜接轉乘,逐步落實桃園捷運路網及北北桃1小時軌道生活圈願景,後續將盡速依審查意見修正及補充報告後再送交通部續辦,並積極爭取行政院覈定,並以綜合規畫覈定後8年通車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