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學臺中」博覽會登場 43校、270位學生成主角

「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17日盛大登場,高中職學生透過心得發表,分享課程學習成果。(臺中市教育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17日盛大登場,高中職學生透過心得發表,分享課程學習成果。(臺中市教育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17日盛大登場,高中職學生透過心得發表,分享課程學習成果。(臺中市教育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17日盛大登場,高中職學生透過心得發表,分享課程學習成果,共有43所學校、270位學生報名,計98件作品參加聯合成果發表會。此次特邀中部各大學教務長、教授、縣市課督到場給學生建議和鼓勵,讓學生作品可不斷精進提升。

「優學臺中」成果博覽會規劃分區3場、全市性1場,其中各分區聯合成果發表會已於日前辦理完畢,並推薦各分區代表作品至今日全區「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108新課綱的精神,就是把學習權還給學生,師生一起共學成長,在「自發、互動、共好」理念下,將課堂主角從教師教學轉變爲學生學習。這次成果發表特邀中部各大學教務長、教授、縣市課督到場給學生建議和鼓勵,讓學生們作品可不斷精進提升,也使臺中市學子未來能適性揚才、潛能獲得最大發揮。

清水高中高二學生陳苡薰選擇多元選修課程-公民變辯辨,研究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16的和平、正義、健全制度主題,以國際間的時事分析,分析各國對於這項議題的推動情況,再和國內進行比較,這次成果除課堂上學習外,也利用自主學習時間進行整理。

常春藤高中學生鄒頁彤,母親是泰雅族,身上流着1/2原住民血統,有感於織布文化已漸有失傳現象,利用假日回到環山部落,請教媽媽和織布老師學習織布,接觸投梭、理經、提綜、數針等技巧,並透過織布,認識環山部落文化及圖騰在部落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