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用品比公仔重要? 教育部「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挨批

教育部推出的「0-6歲國家一起養」育兒廣告引發爭議,已經下架。(林志成攝)

教育部國教署最近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家庭育兒更輕鬆廣告,不過卻在網路上引起批評,立委王婉諭也在臉書發文質疑「這種扭曲、陳舊的價值觀,真是夠了」。教育部已將此廣告下架,並承諾未來規畫相關廣告也會審慎檢視,感謝各界給予之監督與意見。

這個30秒的廣告是描述一名已婚、育有2名子女的男性偷偷拜託媽媽代收訂購的「公仔」包裹,結果媽媽竟把貨款挪做它用,拿來買育兒用品。但這個廣告未達到宣傳效果,反而引起不少批評,一些網友表示,「看完更不想結婚生子了」。

王婉諭表示,教育部的這個廣告真的無法相信是政府做出來的政令宣導,整部片不僅意義不明、製造對立,甚至還隱含歧視,傳遞了完全錯誤的觀念。

影片的一開頭還算正常,藉着一家人回家送禮給長輩,帶出公幼、育兒津貼的政策。但令人費解的是,自此之後,劇情突然急轉直下:先是長輩懷疑送禮一定是別有目的,接着先生突然塞錢給長輩,請他幫忙收下寄來的「公仔」,卻又被長輩用鄙視的語氣質疑。最後影片的結尾,居然是長輩跟太太一起把先生交付的錢,拿去買育兒用品,並強調「錢當然拿去買更有用的東西」。

王婉諭質疑這樣的政策影片到底想表達什麼?首先,爲什麼抱着孝心送禮給長輩,就代表一定有什麼目的?這是在彰顯世代間不信任與矛盾嗎?再者,收集公仔、玩具、模型怎麼了嗎?這都是很棒的興趣與嗜好啊,劇情爲什麼要設定的讓先生必須偷偷摸摸地買,又要讓長輩輕蔑的反問,再擅自挪用去購買其他東西呢?

王婉諭說,最讓她不能接受的是,這部影片彷彿在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家庭、生了孩子之後,就再也不能做自己,必須犧牲一切,把自己全部奉獻給家庭。教育部應出面說明,並徹底檢討,怎麼會拍出這麼離譜的影片。

教育部迴應,因爲廣告腳本規畫造成有不尊重動漫、模型等多元休閒文化之疑慮,他們深表歉意,將下架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