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際接軌 教部放寬大學彈性學制

成大教務長王育民表示,現行1學分在1學期授課時間是18小時,校方訴求能降低到15到16小時,並將1學期18周課時降至15到16個星期,多出來的時間便能規畫作爲彈性學制使用,不需要將1學年硬分爲上下兩學期。

王育民提到,上課時間縮減後,高教不僅能與國教脫鉤,大學課程更能發揮特色,與國外大學的3個學期直接對接,也更有利於學生參與實習。

論及「第三學期」,難免讓外界好奇,與暑修有何分別?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解釋,暑修是針對被當的學生重補修使用,「第三學期」則是校方開新課,境外生便有可能在春季學期入學,也就是每學期都會有新生入學。

不過,葛自祥說,會內爲此調查會員學校,根據回收意見來看,半數學校認爲沒有必要執行「第三學期」,即認爲學生只要修滿足夠的學分,便能畢業。

昨日會議中,各協會代表仍有不同意見,教育部高校司長朱俊彰也表明執行難處,即在於學生、家長恐怕會擔心,學雜費是否也得減少。不過最後仍是同意放寬相關作法,讓各校自行規畫「彈性學制」,不以「第三學期」來稱呼,以免引發爭議。教育部強調,此案將在不影響辦學品質及師生權益下,擬定相關實施規範,並以試點方式逐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