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做戲先做人 藝考爲何對文化課要求越來越高

新年伊始,各大戲劇學院2018本科招生專業考試陸續拉開帷幕,每年的這個時候,藝考考生都備受關注,他們懷揣着藝術夢與明星夢,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個地方四處奔波。

面對聚光燈下的誘惑,今年考生又多了不少。上海戲劇學院從去年的21782人次增加到30929人次;北京電影學院總報考人次達到了45077人次,相比去年增長6933人;中國傳媒大學則共有30311人報考,比去年增加了8233人。

競爭如此激烈,很多考生也放平心態,“可能有一半人無功而返吧”,其中一位考生看着人羣說道。當然通過了專業考試也不意味着就能被自己心儀的學校錄取,考生依然要參加文化課考試,這個文化課考試可不僅僅是走個過場。拿北京電影學院來說,大部分專業在錄取時都要參加高考文化課考試,表演專業的學生,文化課成績要達到考生所在省藝術類本科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按照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意味着,即便考生專業課再優秀,仍然要過文化課這一關,相同的情況還出現在其他藝術類院校內。

浙江傳媒學院與往年直接考專業能力不同,今年多專業的校考將分爲初試、複試、三試等環節,其中,初試就要考文化課。上戲也對文化課成績有極高的要求,尤其是語文和英語學科,要求考生在英語考試中必須達到100分以上。中國美術學院也取消了對專業課成績優異的考生,文化課總分線可降低10分錄取的政策。而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文化課考試要求還將逐年提高,可以看出藝考不再是一條升學的捷徑。

藝術類院校對文化課越來越重視,也代表了當代社會對藝術類考生的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化素質。一名合格的藝術類人才,除了具備專業知識,還應該有很高的文化修養。拿娛樂行業舉例,現階段演員和歌手都算是最“吃香”的行業,他們很辛苦,當然獲得的回報也非常豐厚,最重要的是,他們擁有無數粉絲,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年輕人產生很大影響,作爲公衆人物,做人處事都要起到表率作用。欲做戲,先做人,這也是很多戲劇領域老師教學生們的第一課。

當然,很多藝術類學生從小就在專業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耽誤文化課是情理之中。所以,無論是藝術類院校還是教育部,都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機會,把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更完美的結合。畢竟,他們的藝術天賦也是不能被埋沒的,希望所有的考生在這個藝考季都能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