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皇宮遺址 埋藏紫禁城內

北京故宮博物院內的隆宗門。(CFP)

北京故宮博物院最新考古發現:元皇宮遺址原來就在「紫禁城」內!北京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日前正式公佈,「大型宮殿建築遺址」、「首次發現的元代地層」及「宮廷御用瓷器碎片埋葬坑」3項考古新發現,當中的「元代地層」一項,爲近2年來北京故宮的最新考古突破,並對三代歷史、北京中軸線乃至建築史皆具影響力。

多年來,「元大都」和「元大內」的所在位置始終撲朔迷離,作爲皇家遺存的北京故宮,又處於元、明、清三代的核心位置,具有唯一的指標性;因此,過去的考古專家皆推斷,元代皇宮極有可能在現存紫禁城附近,或是西側至北海瓊島的區域。

慈寧宮花園 發掘宮殿

北京故宮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表示,團隊先於故宮慈寧宮花園東院,發掘一處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工藝考究的「大型宮殿建築遺址」;除爲研究紫禁城歷史、中國古代建築技術提供最新資料,也是自此地沿線挖掘所得,首次發現的元代土層。

李季表示,「元代地層」位於隆宗門以西的地層中,經考古研究員分析指出,該地層由近至遠,應分別爲清中期的磚鋪地面和磚砌排水溝,明後期的牆、門道基址、鋪磚地面、磚砌磉墩,以及明早期的建築基槽;至於最下層的「素土夯築層」和「夯土鋪磚層基槽」,則被推測爲元代遺蹟。

清宮垃圾坑 考古寶庫

「裡面一個明代的碎片都沒有。」李季強調,最下層的這組遺蹟,按照考古發掘「就晚不就早」的原則,加上該遺蹟內含的物件並無明代遺址,被專家認定爲「元代」層積。他並指出,這次的發現除在故宮的發展史上極具「指標性」外,也對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軸線的變遷,乃至紫禁城歷史及中國古代建築史,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北京故宮亦發現「宮廷御用瓷器碎片埋葬坑」。對此,李季開玩笑地說,當年清宮廢棄的瓷器會被砸碎埋在此處,「其實是當年的『垃圾坑』」;如今這個垃圾坑卻成考古「大寶庫」,不僅能夠補證文獻所記、收庫保存後的缺憾,也爲研究清代宮廷作坊的管理體制,提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