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來了 浸淫式體驗當道

元宇宙生態圈 資料出處: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疫情帶動全球數位化轉型,推升企業對雲端服務、數據分析的需求至新高度,而5G的普及與邊緣運算的成熟,開啓人們對形塑下世代網路、元宇宙世界的可能性。

因此,智慧生活應用也是CES 2022另一個展會焦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觀察到疫後混合工作模式興起,加速了新媒體影音串流、娛樂、遊戲、遠距辦公、線上學習、健身領域的趨勢發展,體現在顯示器技術的呈現上。

Samsung、LG、SONY、海信等國際大廠以AI人工智慧融入沉浸體驗影音科技,展示各項無縫連結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包括8K、Mini/Micro LED、透明顯示、電競產品等新興視聽裝置;在智慧移動方面,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帶動智慧座艙對於顯示器的需求增加,更多的概念產品展出可預見未來車內的便利;元宇宙讓可攜式穿戴裝置蓬勃發展,沉浸式的體驗或許將成爲線上辦公的最終型態,持續增加使用者體驗是元宇宙的發展重點。

在MWC 2022展會上,受到疫情帶動虛擬世界互動增溫,加上Facebook改名爲Meta,以及包括Apple、Microsoft、Nvidia、Google等大廠紛紛表態將進軍元宇宙,可看到未來元宇宙將創造新的連接和娛樂方式。而全球各大電信業者則攜手科技大廠投入元宇宙、非同質化代幣(NFT)、下世代網路(Web3)等創新實證,例如Meta與Telefonica在馬德里設立元宇宙創新中心Wayra,向全球新創和業者招手,共同打造元宇宙創新生態系。

元宇宙仍有待技術發展與標準建置,估計最快實現還要10年或以上時間。

爲了因應虛擬環境對數據蒐集、運算與分析需求,資料中心朝向邊緣-雲端化、密集化與綠色發展;模組化資料中心的高彈性可滿足客戶需求,同時降低布建成本,也是本次展會重點。像是華爲推出全棧數據中心,以提供高運算、彈性儲存、一站式快速服務與節能爲主要訴求。在建構數位內容方面,除了強化現有產品功能外,則採用標準化、開源化軟硬體平臺可避免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XR)產品碎片化。

在NFT、穩定幣、可程式化貨幣、去中心化金融等技術逐漸成熟下,也引起傳統金融業的重視。如何將既有的金融服務流程無縫串接虛擬金融(如元宇宙),以提供合乎金融程序、政府法規、企業信任的服務,目前已投入實證。在個資隱私、資料分享或是安全機制方面,區塊鏈技術、單一登入(Single sign-on;SSO)、生物識別、雙因子認證的投入,提供客戶單一、安全的金融服務也成爲國際大廠的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是各式科技的集大成,從建構到商用至少需10年以上時間,建議國內業者應有短中長期規劃,短期可從邊緣雲結合AI技術、開源式軟硬體平臺與工具、AR/VR內容等較成熟的應用來深化既有服務,做爲建立元宇宙之基底。中期配合國際趨勢(如綠色節能)打造永續解決方案,如綠色NFT、綠色資料中心應用。

長期而言,元宇宙具分散式運算、去中心化儲存、透明可驗證等特性,一個新典範的形成與轉換仍需10至15年發展與磨合,平臺規範與網路協議尚在初始階段,未標準化,建議應與Web3基金會、ISO/TC307、以太坊基金會等國際聯盟保持聯繫,掌握協議和標準的發展。

2022年將延續後疫新常態,大廠續朝建構數位生態鏈,以及融入永續經營思維佈局。整體消費需求由資料經濟驅動更多數位接觸點與數位平臺服務,使下一波科技浪潮走向網實融合的實體數位化(Phygital)情境,數位與實體共感出新數位經濟生態系。新興應用則朝向元宇宙遠景佈局,包含以web3.0以及NFT建構數位交易與新型態網絡,期帶來開放、公平、安全的創作者經濟。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大廠也將持續追求永續生產與永續消費,如永續住宅、食農、能源、物流、數位健康等全產品,透過綠色源頭設計,搭建數位解決方案,因應氣候風險並創造低碳效益,提升後疫數位生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