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暨第六屆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在山東美術館舉辦

嘉賓合影

3月30日,由王式廓基金會、山東美術館、雅昌文化集團聯合主辦的“在場——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暨第六屆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提名展”開幕式在山東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主任譚平、當代藝術家張曉剛、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山東美術館館長楊曉剛擔任學術指導。展覽以“在場”爲主題,聚焦當今複雜而充滿活力的時代現場,並強調個體存在的價值。此外,展覽從北京移師山東,不僅是對王式廓的致敬,也是項目發展的新篇章。

本屆提名展邀請徐冰、劉慶和、王端廷、展望、張子康、範勃、杜曦雲、鍾飆、高世強、張丹、高鵬、何桂彥、王鬱洋、盛葳、裴剛等15位藝術界嘉賓組成提名委員會進行提名。馮博一、王春辰、費俊、鮑棟、李蕾等五位初評評委在提名委員會推薦的優秀候選者中遴選出入圍藝術家胡尹萍、李怒、劉海辰、劉佳玉、馬文婷、童昆鳥、辛雲鵬、張文超、朱璽、張沐辰、無聲合唱團。開幕當天結合藝術家對創作理念的闡釋和表達,終評評委評選出年度藝術家。其中,年度藝術家由劉佳玉獲得,本屆提名展還增設了一個“特別扶持項目”,由無聲合唱團獲得。本屆提名展增設的“特別扶持項目”,呈現了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深厚的人本精神和對社會多元羣體的深切關注。該計劃始終堅守“在場”的理念,希望通過藝術的力量,促進社會的包容性和理解,提升個體的價值和尊嚴。

雅昌文化集團數據互聯網總經理萬林,西貝餐飲集團董事、北京王式廓藝術基金會理事張麗平,年度藝術家劉佳玉, “特別扶持項目”無聲合唱團發起人李博,北京王式廓藝術基金會理事譚平合影(左起)

楊曉剛表示,本次展覽旨在支持和激勵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在藝術道路上的創新與探索。展覽涵蓋了繪畫、雕塑、裝置和影像等多種形式,展現了藝術家們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深刻反思與展望,豐富了我們對當代青年藝術家羣體的認識。

北京王式廓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孟祥軼通過視頻的方式表示,本屆“王式廓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提名展”,以多元化的作品與豐富的藝術表達,展現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觀照時代面貌的創作與“在場”,也間接投射王式廓藝術精神對於時代藝術人物的激勵與“在場”,讓人感受到了跨越時空的不滅能量在此凝聚發光。

作爲評審專家代表,譚平表示,這次的評選充滿挑戰,作品的多元化和創新性,涉及繪畫、裝置、數字媒體等多個領域,使得選擇過程變得複雜。在評選過程中,我們不僅考慮了藝術家當前的成就,也考慮了他們未來在藝術領域的持續影響力,並依據作品與“在場”概念的關聯以及現場效果的獨特性,最終達成共識,選出了契合五位評委以及基金會理念的藝術家。

吳洪亮表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扶持計劃,它特別重視那些堅持藝術創作十年以上的青年藝術家,堅持是進入評審邏輯的關鍵。此外,優秀的作品必須在現場展示,否則將處於不利地位。這個提名展的評審還要求藝術家現場陳述,這意味着藝術家不僅需要創作才能,還需具備跨界傳播能力。王式廓扶持計劃是對藝術家綜合素質的考量,優秀的藝術應將現場的複雜性與歷史未來相結合,以純淨感人的方式呈現,將複雜性轉化爲共識,從而成就偉大的藝術創作。

入圍藝術家合影

主題論壇現場

展覽主題論壇也於展覽開幕當天在山東美術館同步舉辦。論壇嘉賓譚平、張曉剛、吳洪亮就“‘在場’與歷史情景的對話”展開對談,論壇由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總編裴剛主持。

嘉賓觀展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7日。

部分參展作品欣賞

劉佳玉 激流引力

張沐辰 大航海系列 未來N2

無聲合唱團 希聲

辛雲鵬 花心

李怒 硬陛

劉海辰 冰海聖徒

童昆鳥 第二自然人-失眠姬大棉籤圖

張文超 一個傳說故事的嬗變

朱璽 信仰的邊界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 楊曉萌

製作 | 閆天蒙

校對 | 安亞靜

二審 | 李振偉

三審 | 馬子雷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鑑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繫人:顏培大

聯繫電話: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國美術報》爲週報,2024年出版45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25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繫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