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柯P點名要推動稅制改革 江啓臣:要有轉化機制而非讓消費者承擔

國民黨24日舉辦「願景臺灣2030」第2場論壇,以「活不起的未來」爲主題,聚焦居住正義分配正義、低薪社會議題,國民黨主席江啓臣(右)、臺北市長柯文哲(左)同臺出席。(張鎧乙攝)

國民黨24日舉辦「願景臺灣2030」第2場論壇,以「活不起的未來」爲主題,聚焦居住正義、分配正義、低薪等社會議題,國民黨主席江啓臣(如圖)出席。(張鎧乙攝)

國民黨今天舉辦「國政願景2030」系列論壇,邀請臺北市長柯文哲與談。(趙婉淳攝)

國民黨今天舉辦「國政願景2030」系列論壇,聚焦在居住正義時,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興建社會住宅房屋租金補貼是治標,真正治本的是稅制改革,並當衆點名身兼黨主席的藍委江啓臣在立法院要處理空屋稅、多屋稅、囤房稅等問題,隨後江啓臣說,藉有效行政資源落實到需要被幫忙的對象,纔是重點,否則收再多的稅,仍然是轉嫁到消費者或被補貼者身上

國民黨上午舉辦第二場「國政願景2030」論壇,邀請臺北市長柯文哲與談,藍白合引發關注,當談到居住正義時,臺北市長柯文哲說,臺北市現況房屋與收入比爲16:1,也就是不吃不喝16年後可以買到一間房子,所以買不到房子很可憐,買到房子更可憐,就變成「屋奴」。

柯文哲表示,21世紀資本論的重點,就是用錢賺錢比用勞力賺錢快,解決方法就是所得累計稅率社會福利偏向弱勢,臺北市政府認真興建社會住宅,過去競選時曾拋「8年5萬戶社會住宅」口號,他誠實地說「不可能」,他8年蓋1萬3千戶就快掛掉,蓋到5萬戶需要20年,因此興建公宅、社會住宅應變成國家政策,不管誰當總統,就是穩定往前走。

租金補貼的部分,柯文哲說,臺北市租金補貼比較靈活,按照每戶收入不同有不同價格,最少3000最多1萬1千元。不過,興建社會住宅、租金補貼都只是治標,真正治本在於稅制改革,此時柯當場點名江啓臣,要在立院解決空屋稅、多屋稅、囤房稅等問題,若這些稅不解決都沒有用。

隨後,江啓臣回答,國家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稅收,至於改善世代正義的低薪與居住問題,大部分透過補貼、興建公宅與社會住宅,但他認爲行政效率出了很大問題,行政效率不彰自然浪費錢,很多標案標了又標、工程拖了又拖,問題遲滯造成成本

江啓臣認爲,重點是,如何透過有效行政,讓資源落實到需要被幫忙的對象,否則收再多的稅收,仍然是轉嫁到消費者或被補貼者身上,轉化機制沒做好,行政單位無法有效避免轉嫁效果

江啓臣指出,因此,擴大稅基有其必要,讓使用較多社會資源者,課徵相對級距較高的稅,針對弱勢、年輕人也給予相對更多的國家照顧,但中間要有轉化機制,中間不是隻是過手,讓承擔的是最可憐的那一羣。他說,年輕人也繳很多稅,但如何運用,至今沒有徹底檢討,這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