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左右互搏”:董事長減持 公司卻回購

(原標題:這家蘋果供應鏈龍頭“左右互搏”引發股民激烈爭論……)

10月21日晚間,歌爾股份同時披露了兩份“左右互搏”的公告:

一則是減持公告:公司董事長姜濱和副總裁劉春發擬自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和0.01%的股份;另一則是回購公告:公司擬耗資5億元-10億元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一邊是董事長大筆減持,一邊是公司大額回購,這樣的“神操作”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好呢?圍繞這一問題,歌爾股份的中小投資者在股吧裡爆發了激烈爭論……

“左右互搏”的兩則公告

根據公告,董事長姜濱除了計劃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直接減持佔歌爾股份總股本1%的股份外,還計劃將佔歌爾股份總股本1.84%的股份通過大宗交易方式進行轉讓,接盤方爲自己的弟弟、公司的一致行動人姜龍,後者在歌爾股份擔任總裁職務。

以10月21日歌爾股份18.27元/股的收盤價計算,姜濱通過競價交易減持和大宗交易轉讓的2.84%股份對應的市值約爲16.84億元。公告稱,姜濱減持和轉讓股份的資金所得將用於償還其質押融資貸款及滿足個人資金需要。

圖片來源:Wind資訊

同時,公司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用於後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計劃。本次回購金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1元/股,期限爲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

圖片來源:Wind資訊

董事長姜濱減持股份、歌爾股份通過回購用於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的情景似曾相似:2015年和2018年,姜濱曾兩次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向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專戶減持分別佔歌爾股份總股本1.94%和1.69%的股份。

而這次不再是姜濱直接減持給員工持股計劃專戶,而是減持計劃和股份回購分開進行。同時發佈的兩份利空與利好“左右互搏”的公告,自然在歌爾股份的中小股東中間引發了激烈爭論。

有中小股東在股吧裡認爲,在姜濱和劉春發披露減持計劃的同時,歌爾股份披露回購計劃,有爲兩者的減持“擡轎子”的嫌疑。而且,姜濱和劉春發高位減持,歌爾股份高位回購,也有爲兩者“接盤”的嫌疑,因此利空大於利好。

另有中小股東指出,姜濱和劉春發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股份只佔總股本的1.01%,不會對公司股價造成衝擊。而且,公司不但通過回購對衝了減持對於歌爾股份股價的衝擊,高位回購更是彰顯了歌爾股份對自己股價的信心,因此是利好大於利空。

也有中小投資者表示,與其關注股份變動,眼下更應該關注的是歌爾股份基本面的變化,這纔是決定今年歌爾股份股價走勢的核心要素。

今年以來,作爲蘋果供應鏈龍頭,受益於TWS出貨放量,歌爾股份今年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17.73%,迎來業績拐點。同時,市場也看好公司在5G時代智能無線耳機、可穿戴設備以及VR/AR市場需求放量中的增長潛能。

在此背景下,年初以來,歌爾股份的股價已累計上漲168.8%。得益於此,在近日公佈的胡潤百富榜上,作爲歌爾股份實控人的姜濱和胡雙美夫婦以180億元的身家位列第195位,較2018年上升了42位。

圖片來源:Wind資訊

小心翼翼的減持

對於2008年歌爾股份上市以來屢屢減持公司股份的實控人姜濱、胡雙美,以及一致行動人姜龍而言,減持似乎已經輕車熟路,但實際上卻是一項小心翼翼的“技術活”。

因爲,姜濱、胡雙美及姜龍的減持手法,除了常規手段以及上文提及的直接減持給員工持股計劃專戶外,還屢次因爲第一大股東歌爾集團發行的可交換債換股而造成被動減持。姜濱和姜龍持有歌爾集團100%股份,因此間接持有歌爾股份19.49%的股份。

比如,公司9月4日晚間披露的公告稱,今年8月22日至9月3日,歌爾集團發行的“17歌爾EB”因爲債券持有人完成換股3970.38萬股,佔歌爾股份總股本的1.22%,從而使得歌爾集團持有歌爾股份的比例從20.72%降至19.49%。

這使得,姜濱、胡雙美及姜龍在計算減持的比例時,不但要考慮自己直接持有的歌爾股份,還要考慮通過歌爾集團間接持有的歌爾股份。否則,一旦疏忽了因爲可交換債換股而造成的被動減持,很容易形成違規減持。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2017年7月17日,姜濱、姜龍和歌爾集團就曾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原因是,其在減持比例達到5%時沒有及時進行披露並停止買賣股票。按照規定,減持比例達到5%時,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

具體而言,2012年5月29日至2017年5月10日,姜濱、姜龍合計減持了佔歌爾股份8.75%的股份。其中,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比例爲6.01%,因歌爾集團可交換債換股減持比例爲2.74%。可直至2017年5月25日,姜濱、胡雙美及姜龍才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問題正是出在了可交換債換股造成的被動減持上。歌爾股份當時披露的公告稱,累計持股比例減少超過5%的原因,除了實控人減持和公司可轉債持續換股導致持股比例被動減少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歌爾集團2014年發行的可交換債於2015年以來持續換股。

老問題這次又來了:歌爾集團於2017年10月17日發行的“17歌爾EB”的換股期爲2018年4月18日至2020年10月14日,覆蓋了姜濱的減持計劃區間。如果未來6個月內債券持有人換股造成姜濱被動減持的話,是否會對姜濱這次的減持計劃造成影響呢?

對此,歌爾股份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可交換債券餘額約爲2.09億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一致行動人預計在未來六個月內不存在出售股份可能達到或超過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