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暴警攻堅 哥大佔樓示威學生被捕、結束20小時佔領

警方將示威學生逮捕送進巴士。(歐新社)

哥倫比亞大學內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在與校方談判破裂後,於4月30日凌晨佔領了校內歷史建築漢彌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立即升高對抗態勢;但在學生佔領大約20小時後,紐約鎮暴警察在哥大校方同意下,進入大樓將佔領的學生逮捕,結束佔領行爲,並清理在校園內的帳篷。

挺巴反以學生30日不理會校方最後通牒的警告,進一步攻佔校區漢彌爾頓行政大樓,急劇升高了對抗態勢。(歐新社)

桌椅封入口 校方稱開除

挺巴反以的哥大學生,30日佔據漢彌爾頓行政大樓,並用桌椅或鐵鏈封鎖大樓各出口,揚言校方若不撤除與以色列有關的資金,便不撤離。

哥大校方指稱,將開除佔領校內建築的學生,並要師生在安全的地方暫避。哥大的學生運動已在全美引起了巨大的影響,白宮也於同日對佔領行爲表示譴責。

紐約鎮暴警察30日晚間利用特殊的雲梯進入漢彌爾頓大樓的二樓窗戶,將佔領的學生逮捕清出。(路透)

紐約市數百名鎮暴警察30日晚間進入校園集結,晚9時過後,警方利用特殊車輛的坡梯從大樓二樓的窗口進入,順利將佔據的數十名學生逮捕,送上巴士載走。警方同時也清理校園內的帳篷,過程中沒有發生太大的衝突。

紐約市長亞當斯30日下午宣佈抗議活動已被「一羣專業的外部煽動者所利用」,「必須馬上終止」。

抗議的主要組織方「哥大種族隔離撤資運動」(CUAD),在4月30日零時過後,於其官方社羣平臺上發佈了一系列影片,顯示一羣抗議運動參與者進入了哥大校園東部的漢彌爾頓樓,從窗口展示巴勒斯坦國旗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的口號,並自稱將該建築更名爲「辛德樓」(Hind's Hall),以紀念近期在以色列的軍事報復行動中不幸身亡的加薩女童。

在建築外部,近百名運動參與者組成人鏈圍在門外,阻止其他人員進入。參與者還將帳篷營地外的金屬圍欄搬入漢彌爾頓樓。佔領者用大量傢俱將自己鎖在樓內,並用鐵鏈拴住了門把手。

漢彌爾頓樓 左派學運標誌

被抗議學生佔領的哥大漢彌爾頓樓。(記者許君達/攝影)

漢彌爾頓樓建成於1907年,在美國學運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在1968年的民權及反戰運動期間,數百學生闖入大樓,將當時的校長堵在辦公室內,在對峙近一週後,警察進入大樓,暴力毆打學生並逮捕了超過700人。此後,這一歷史事件成爲校園左派運動的一個標誌。

哥大校方在4月30日早晨發送給師生的郵件表示,佔領的學生將被開除,持續在草坪上紮營示威並不願和平撤離的學生將被停學,即將畢業的學生也將不予畢業。同時,校園拒絕所有訪客及不在校內居住的學生進入,圖書館也已完全關閉,所有課程轉移到線上進行。哥大副校長張本恩(Ben Chang)在同日的聲明中表示,抗議者開始破壞校方財產,將事態升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校方將不再容忍。

挺巴反以學生30日不理會校方最後通牒的警告,進一步攻佔校區漢彌爾頓行政大樓,急劇升高了對抗態勢。(歐新社)

白宮譴責佔樓「絕對錯誤」

國安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總統拜登認爲學生佔領教學樓是「絕對錯誤的做法」,「不是和平抗議的典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則對美國大學針對學生抗議活動採取的強硬措施表達擔憂。

目前,哥大本學期的課程已結束,期末考試將在線上進行。4月30日白天,除漢彌爾頓樓和帳篷營地所在的南草坪外,校內其他區域的正常運作並未受到嚴重影響,一部分校外的挺巴抗議者聚集在靠近漢彌爾頓樓的校園東門外與內部的抗議者呼應,但秩序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