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寬鬆+疫後復甦 日股多頭續攻

投信日股基金表現

「政策寬鬆」與「疫後復甦」的雙重利多因素成爲激勵下半年日股多頭的主旋律。自3月底以來,日本多數經濟數據優於市場預期,經濟在第一季觸底之後就持續彈升,表現優於主要經濟體、更遠優於美國的表現。

投信法人指出,日本的國境解封勢必帶來壓抑後的消費需求爆發,預計日本經濟將脫離谷底漸入佳境,消費支出的挹注將帶來最大貢獻;財政政策爲因應輸入性通膨已祭出高達6.2兆日圓的經濟援助補貼,而貨幣政策將維持超低利率政策,也營造有利股市的氛圍。

野村投信表示,日本第一季GDP年化季比雖衰退0.5%,但預估也將是本波循環的底部,第二季後隨疫情緩解,經濟有望走向疫後復甦,尤其6月開放國境,消費動能的提振將爲整體經濟再度注入強心針,股市表現值得關注。

目前日本股市本益比約11.7倍,遠低於全球股市,預期政策基調的差異性將引導全球資金重新配置,往投資評價低廉、經濟觸底後持續回升的日股靠攏。

瀚亞投資海外投資部協理林庭樟表示,美國整體通膨可望在第三季開始緩步回落,可望解除因大幅升息力道而導致經濟衰退的疑慮,股市轉機可望發生在第三季。成熟股市中,看好日本挾着寬鬆貨幣政策環境、弱勢日圓趨勢,加上企業獲利盈餘好轉、股市本益比長期偏低等條件,有機會持續維持強勢表現。

施羅德亞洲股票投資團隊主管Robin Parbrook指出,大多數的國家正在進入5G轉換週期,而5G手機需要大量額外的晶片來管理電源和連接功能。認爲半導體產業爲具強勁長期成長前景的週期性產業。亞洲投資人可能過於關注短期而忽略長期趨勢。半導體產業纔是亞洲長期價值所在,而非在房地產、保險公司、國有銀行和石油股等所謂的價值股。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亞洲科技業從上游半導體,到中下游的電子零組件、硬體組裝等,一應俱全,在全球供應鏈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股價大幅回調後,投資吸引力再度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