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訪美 談全球化下大陸經濟發展、兩岸關係、政治經濟

市長鄭文燦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公開研討會,主講「美國印太戰略臺灣角色探討」專題。(甘嘉雯翻攝)

桃園市團隊訪美行程美東時間3月4日前往華盛頓特區會晤白宮國防部官員國務院政要,並拜訪布魯斯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及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就臺美雙邊城市交流、美中貿易戰下臺商迴流情況全球化下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兩岸關係政治經濟互動現況美中臺關係等重要議題與智庫學者進行意見交換,也對美國往後亞太政策方向有更多瞭解。

市長鄭文燦同時到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公開研討會,主講「美國印太戰略下臺灣的角色探討」專題,並和與會來賓就相關議題進行座談

他以冷戰時期黑貓中隊例子作爲「美國印太戰略下臺灣的角色探討」演講開場,強調美國對臺灣民主化和經濟發展的助益,強調「當時若無美國支持,現在的民主臺灣也許不存在」。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中國北京舉行流感疫苗選株會議大陸延誤轉交邀請函,造成臺灣來不及與會,形同技術性杯葛,鄭文燦認爲,基於健康無國界精神理念防疫也應該要無國界,在國際重要會議發生這樣的情況,未來幾天行程對美拜會溝通時,他也都會再爲臺灣發聲,也希望美國能夠更支持臺灣參加聯合國周邊國際組織。

針對美中貿易戰議題,鄭文燦表示,大陸從全球化得到巨大好處,但卻沒有依循自由貿易和智財保護等全球貿易規則文明價值,民主化並沒有並進,也因此,如何讓大陸市場結構性轉變,讓政治因素退出,是臺美企業面對中國的共同壓力所在。

而針對兩岸關係,鄭文燦明確表達,「和平對話是唯一選項,而非戰爭」,對美國來說,臺海現狀不容被破壞,臺灣不會主動挑釁,但必須防止現狀被改變或破壞,不論經濟交流或政治現況如何變動,讓戰爭不成爲任一方的選項,一直都會是臺灣和美國政府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