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能解護理人才荒? 名醫推AI醫療系統這樣說

「數位轉型鼎革獎」頒獎,中國附醫榮獲3項大獎,由院長周德陽(右)代表領獎。(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數位轉型鼎革獎」頒獎,中國附醫榮獲「醫療服務創新組醫學中心首獎」,由院長周德陽(右)代表領獎。(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臺灣護士荒嚴重,政府甚至祭出護理補貼要留住人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周德陽證實臨牀護理師工作繁重,光是寫護理紀錄每天耗時1小時,該院致力發展智慧醫療,讓AI成爲醫護最佳幫手,不但提升醫療品質,也減少工作負擔,日前更獲「數位轉型鼎革獎」3項大獎肯定。

近年各醫學中心紛紛投入智慧醫療發展,但對民衆而言卻很無感,就怕醫院燒錢後,羊毛出羊身上,對此周德陽解釋,該院建置「以病人爲中心」的醫療AI系統,開發出來的「智抗菌」、「智救心」和「智護肺」等3大平臺打提升病人存活率24%,甚至在患者出現心肌梗塞送醫路程中就介入,最快15分鐘內打通病人心血管。

而面對近來討論頗多的護理荒,數位轉型也提供優化策略,減輕臨牀護理師庶務及文書工作,周德陽指出,根據統計1位臨牀護理師工作8小時,其中約有1小時撰寫護理紀錄,該院透過人工智能導入語音紀錄產生結構式病歷,讓護理師過往交班1小時縮減爲15分鐘,進而提升病患照護品質。

國際商界最具影響力的刊物「哈佛商業評論」自2021年創立「數位轉型鼎革獎」,表揚各業界最傑出的數位轉型機構,中國附醫今年首度參賽,於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3大獎項「大型機構數位轉型領袖獎」、「綜合轉型先鋒獎(醫學中心)楷模獎」,以及「醫療服務創新組醫學中心首獎」-智抗菌平臺。周德陽更榮獲數位轉型領袖獎,成爲該獎項首位醫界領導者,格外受到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