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基金經理加倉動作浮出水面

約百家上市公司近日因回購等事項發佈公告,披露了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最新變動情況,有多位知名公私募基金經理的加倉動作浮出水面,大消費、醫藥、科技及新能源等賽道成爲重點選項。

不少人選擇在市場低潮時增持,馮柳、朱少醒、馮明遠、楊銳文、傅鵬博等一衆“頂流”四季度佈局路徑揭曉。有基金人士表示,臨近年底,市場面臨估值切換行情,醫藥、汽車、新能源及大消費等賽道的白馬成長股,具備較好投資性價比。

汽車等大消費賽道受青睞

近日,不少涉及汽車、建築、食品等大消費賽道的上市公司披露最新前十大流通股東情況,多位知名公私募基金經理四季度加倉動作頻頻,甚至“越跌越買”。

具體來看,Wind數據顯示,調味發酵品公司安琪酵母12月1日發佈公告稱,截至11月29日,私募“名將”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進815萬股,期末持倉市值近3億元,這是近年來馮柳對該公司首次出手。同時,百億級基金經理許文星管理的中歐養老產業、中歐睿見則分別繼續加倉約32萬股和16萬股,兩隻產品合計持倉約1731萬股。

不久前,多家汽車賽道公司亦獲多位“頂流”密集加倉。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專注汽車齒輪等零部件生產的雙環傳動,獲得“頂流”楊銳文等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新進1353.12萬股,該公司系國內新能源汽車齒輪龍頭供應商,與特斯拉等衆多車企進行密切合作。

還有兩位知名基金經理對汽車賽道也感興趣。例如,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加倉超30萬股華依科技,合計持有這家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公司超過230萬股。該公司與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十多家國內外主流車企合作。

同時,餘廣掌舵的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新進120萬股冠盛股份,該公司長期從事傳動軸總成、等速萬向節、懸架轉向及減震器系列等汽車零部件的生產。

此外,朱少醒四季度還加倉了110萬股建築防水材料行業龍頭企業東方雨虹,他在三季度新進2450萬股以來,該公司股價一路走軟,但他依然選擇“越跌越補倉”的操作。與他有類似操作的還有“頂流”傅鵬博,他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也小幅加倉83.3萬股,但傅鵬博重倉持有該公司已超過三年。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機構密集佈局汽車賽道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我國汽車出口數據11月景氣度大增,並且內需持續回暖;二是汽車板塊經過回調,估值水平逐漸迴歸至合理區間。明年仍可積極把握汽車市場結構性行情,捕捉汽車行業智能化的進程。

醫藥板塊成加倉重點選項

今年四季度以來,除了汽車行業的強勢爆發之外,醫藥行業的觸底反彈之力也讓市場大感精彩,不少醫藥個股成爲知名基金經理加倉的重要選項。

12月8日,知名中藥企業仁和藥業發佈公告稱,截至12月7日,安信醫藥健康新進該公司475.55萬股,而近50億規模私募機構睿億投資也新進463.3萬股。

Wind數據顯示,知名基金經理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鑫享新進219.14萬股中藥股貴州三力;另一隻中藥企業益佰製藥也獲得300億規模基金經理馬芳的佈局,她管理的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精選分別新進411.88萬股和281.80萬股。

此外,醫藥股“老將”萬民遠管理的融通健康產業四季度動作頻頻,分別新進287萬股何氏眼科和500萬股開立醫療,同時小幅加倉10.57萬股偉思醫療;致力於產後修復的醫療器材公司偉思醫療,也獲得楊楨霄管理的易方達醫療保健增持超50萬股。

另外,近百億基金經理鍾帥管理的華夏行業景氣增持59.34萬股泰恩康,該公司表示在明年二季度生產GLP-1類似物的減肥藥將投入市場。

廣州圓石投資醫藥首席李益峰表示,醫藥依然是大空間賽道,值得長期配置,也逐漸成爲大型投資機構的標配資產。機構現階段倉位處於歷史低位,隨着國內醫保談判續約規則清晰,爲後續創新藥談判及市場化給予明確規則預期,政策邊際在改善。醫藥成長性確定增強,流動性驅動行業快速反彈,因此,看好行業結構性投資機會。

密集增持科技與新能源行業

四季度A股上漲行情主要由科技與醫藥“雙輪驅動”實現,但不少“頂流”受新能源賽道超低估值吸引,選擇積極佈局。

光學光電子領域的面板技術公司深紡織A,獲得馮明遠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產業增持158.97萬股,而他掌舵的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信澳領先智選分別新進該公司229.71萬股和216.3萬股。

另一家涉及華爲概念的LED企業洲明科技也獲得百億私募寧泉資產的加倉,旗下的寧泉致遠39號私募基金四季度增持20.66萬股後合計持股近800萬股。

近期,新能源行業似乎也在積蓄力量,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已大手筆進場。碳酸鐵鋰電池公司德方納米12月8日公告顯示,截至12月1日,近兩百億規模基金經理唐曉斌管理的廣發多因子新進315.68萬股。

此外,Wind數據顯示,楊銳文管理的景順長城電子信息產業四季度加倉132.24萬股金宏氣體,該公司在燃料電池、氫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而這隻產品今年業績斐然,截至12月10日累計上漲近20%。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四季度增持45.79萬股藍曉科技,該公司的吸附分離技術廣泛應用於新能源、鋰電池及半導體等產業。

還有其他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四季度的持倉曝光,但他們更多對三季度的籌碼選擇“惜售”。例如,陸彬管理的四隻產品繼續持有東方電熱近5300萬股;趙詣則對應流股份和三花智控“按兵不動”。周蔚文、謝治宇分別繼續持有密爾克衛約330萬股和412萬股;鄧曉峰繼續看好TCL科技,持有約2.27億股未減倉;趙楓掌舵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繼續持有1179.41萬股三峰環境。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表示,臨近年底,市場面臨估值切換行情,醫藥、汽車、新能源及大消費等賽道,有不少白馬成長股,以基金重倉股爲代表的白馬成長組合估值處於歷史估值中低水平,具備較好的投資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