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揭陽裡厝盆遺址被挖掘,年代爲商周時期

揭陽生活在線

據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發佈仙橋、梅雲片區天然氣利用工程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報告》顯示,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天然氣利用工程項目用地範圍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已完成。普寧市裡厝盆遺址,遺物分佈面積較廣,年代爲商周時期,文物價值較爲重要。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普寧市裡厝盆遺址

關於仙橋、梅雲片區天然氣利用工程項目用地範圍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已完成的通知

揭陽中石油崑崙榕城燃氣有限公司:

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的仙橋、梅雲片區天然氣利用工程項目用地範圍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已完成。根據《仙橋、梅雲片區天然氣利用工程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報告》(GDKG-2021-041-DK36)意見,現就該項目用地範圍內的文物保護事宜通知如下:

1、普寧市裡厝盆遺址(AA029東)位於管道設計線路上,在地表採集到遺物,遺物分佈面積較廣,年代爲商周時期,文物價值較爲重要。

但因用地權屬問題,未能進行重探以確認其保存狀況,需在解決用地問題後進行補充勘探工作,方能對遺址準確評級。

在此之前,工程部門不得進入該區域施工,亦不能在附近進行開山取土等破壞性工作。

2、陳賢齋墓(AA021西北側)爲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的不可移動文物點,距離線路相對較近,工程部門在施工時應注意保護文物,預留安全距離及做好相應保護措施,不得在文物附近從事取土或開挖施工便道等破壞性工作,確保文物安全。

3、仙橋、梅雲片區天然氣利用工程項目用地範圍除上述“1”所述以外區域,工程部門可以進場施工。工程項目如需在規劃線路外另行開挖施工便道或開山取土等,應先進行補充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工程部門在現場施工時,如另有文物古蹟發現,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施工單位應立即停工,妥善保護現場,及時通知當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協商解決,以保證國家文物的安全和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特此通知。

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2024年3月13日

據瞭解

我市已經發現多處古窯址

其中

虎頭埔古窯址

被譽爲“廣東第一窯”

虎頭埔古窯址

虎頭埔古窯址,位於廣太鎮綿遠村虎頭埔南坡,1982年6月縣文物普查隊發現,1982年10月,省、地、縣文博部門聯合發掘,共清理了15座陶窯,出土大量的印紋陶片,比較完整的有陶罐3件、窯用鵝卵石7件。陶器和陶片是泥質灰陶,器形大多爲罐壺類。經考證,虎頭埔古窯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蹟。

虎頭埔古窯址,是廣東省迄今爲止所發現的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結構最清楚的古窯羣遺址,我國考古專家譽之爲“廣東第一窯”,並命名爲“虎頭埔文化”。

虎頭埔窯羣的發現推翻了以往所持“粵東地區是蠻荒之地”的觀點。虎頭埔窯羣代表了4000多年前粵東文化發展的高峰期,證明這個地區在新石器時期就有着自己的先進文化,潮汕文化與中原文化同步,經過與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綜合,從而得以壯大。

▲普寧虎頭埔古窯陳列室

中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曾騏說, 虎頭埔窯羣出土的陶器花紋細密、器型輕巧,說明在新時期時代晚期,潮汕先民的製陶工藝已達到一定水準,而根據此次發掘的窯址也可以推測到,當時人們已掌握了燒陶的“陰乾”技術。虎頭埔古窯址密集的窯羣顯示當時專業化生產的面貌,“虎頭埔人”與那些地區的人們存在着商品交換關係,由此顯示,四千年前,這裡的陶瓷生產(手工業)已經相當發達,商品交換已相當活躍。

後山遺址

後山遺址 位於池尾街道塘塔埔村後山東南坡。1983年10月縣文物普查隊發現,同年12月,廣東省博物館、汕頭市與縣文博部門聯合發掘,共開探方9個,面積200平方米。出土石奔(石旁)、石鏃、石磋磨器、水晶石器、陶壺、陶罐、陶豆、陶釜、陶盂等古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雞形陶壺是後山遺址的典型器物。發掘清理長方形土坑墓10座,墓均爲東西向,骨路已朽,有陶器和石器等隨葬物。後山遺址屬粵東新石器時代末期或進入早期青銅器時代的過渡類型的文化遺存。

龜山遺址

龜山遺址位於流沙南街道馬柵村東南龜山。1983年10月,縣文物普查隊發現,從崗頂到山腳範圍約1萬平方米的地表均見到印紋陶片、石器、陶鉢。遺址是一處以石奔(石旁)、戈和釉陶、大口尊、折腹豆爲隨葬品組合的“浮濱類型”古文化遺存,年代約爲商、周之際。

牛伯公山遺址

牛伯公山遺址位於普寧市下架山鎮湯坑水庫東側的山坡上,認爲這類遺存的時代爲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牛伯公山遺址清理出灰坑、柱洞、活動面,是目前第一處經正式發掘的浮濱文化時期居住址,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另外,遺址中發現的陶拍反映了這裡製陶業的發達程度。牛伯公山遺址的發掘,對探討粵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向青銅文化發展、演變的進程有一定意義。

花鼓巖遺址

花鼓巖遺址位於普寧普僑鎮後寮村花鼓巖山南坡,地表上分佈有印紋陶片,範圍約近0.80萬平方米。山腳路邊有一處沖溝,最 深處約3米,沖溝斷層含陶片、石奔(石旁),文化層厚約1米。石奔(石旁)近方塊狀,截面梯形。陶片多泥質灰陶,硬陶約佔一半,紋飾有方格紋、曲尺紋、籃紋、雷紋、夔紋以及一些組合紋等20種。遺址年代約爲春秋時期。2009年8月18日,列入揭陽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來源:這就是普寧

▍創作:揭陽生活在線綜合整理

▍版權:轉載註明出處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