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大國的AI野心:經濟轉型?國家戰略?沙特與阿聯酋正積極佈局

隨着AI熱潮席捲全球,中東大國或正在塑造世界人工智能路線圖。

在兩個月前一個罕見多雨的晚上,34歲的阿聯酋人工智能部部長奧馬爾·阿爾·奧拉馬(Omar Al Olama)坐在迪拜的一個研發實驗室,描繪着未來的人工智能圖景。

阿聯酋人工智能部部長奧馬爾·阿爾·奧拉馬。

奧拉馬列舉了人工智能可以改善海灣國家生活質量的方式:減少道路交通、改善醫院容量、削減國家官僚主義,甚至爲遊客創造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導遊。奧拉馬堅稱,提高生活質量是阿聯酋發展人工智能主要動力。經濟增長也是一種激勵。他說:“我們確信通過人工智能,將能夠擴大我們的經濟影響力,並真正成爲某些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從整個中東來看,對於人工智能(AI)興趣最濃的兩個國家是沙特和阿聯酋。兩個國家的政府決策層都從2016年就開始正式向AI方向發力,而在過去兩年又因爲新一輪AI浪潮,都加大了AI方面的關注和政策傾斜。”2015年前往迪拜工作,曾在阿聯酋總理辦公室科技政策團隊從事政策研究的朱修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2018年,一支由數據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多學科、多元化團隊,在阿聯酋阿布扎比成立了G42。G42之名取自於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系列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書中的數字“42”代表了“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

肩負着如此使命,G42的業務涵蓋了價值10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基金、一個阿拉伯語人工智能模型、一家科技人才平臺、一家醫療保健公司和一個基因組測序項目等等。CEO肖鵬在宣傳視頻中表示,他相信人工智能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將“遠超火種、電力甚至還有互聯網”。

值得一提的是,阿聯酋國家安全顧問G42的董事長、控股股東塔努恩•本•扎耶德•阿勒納楊(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 Nahyan)是阿布扎比最富有、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是阿聯酋國家安全顧問,擔任阿布扎比投資局、阿布扎比第三大主權財富基金ADQ(阿布扎比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就連科技巨頭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奧特曼也欲拉攏他,尋求從阿聯酋政府獲得一筆鉅額資金。

中東大國入局AI賽道之後,其野心愈發顯現。朱修頡認爲,在國家戰略層面,中東地區由於其地緣政治的複雜性,面臨着與中美兩個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先鋒均衡合作的需求。儘管中東國家對於建立自主的全面人工智能產業鏈抱有堅定的決心,這種合作關係遠超傳統的供應商與客戶模式,而是朝向更深層次的戰略伙伴關係發展。

科技爆發的前夜

朱修頡是“90後”,2012年在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研究計算機視覺,是阿聯酋總理辦公室第一個華人,期間參與設立了阿聯酋第一個政府引導的科技加速器(迪拜未來加速器)和迪拜未來基金會。2016年起,朱修頡創立多家科技互聯網公司,目前是中東綜合投資公司 Dhow Holding 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在中東耕耘的九年,朱修頡見證了中東地區科技互聯網生態從0到1的過程。

2015年,中國互聯網公司已經白熱化,但中東仍像一潭死水。初來迪拜朱修頡本來只打算待一年,後來看到迪拜政府的決策方式和效率,以及2015年時展現出的科技轉型決心,覺得中東正處在爆發的前夜,於是決定留下生活。

朱修頡嗅到的機遇如期而至。阿聯酋政府發佈的聲明顯示,2016年,該國的全球創新指數在阿拉伯國家中名列榜首,在全球位列第41。這肯定了阿聯酋在創新投入上的進步,尤其是在市場多元化等方面。

“2016年中美計算機視覺研究幾乎是一個量級了,我在大樹底下好乘涼。中美已經卷到非常高的高度了,我到中東後發現中東沒有這些。當我在做與迪拜政府進行AI方向合作的計劃時,發現我的競爭對手是IBM和微軟,IBM和微軟還在用他們雲服務上的老技術。那時候商湯、曠視的新技術已經出來了。所以相當於我拿着最新的計算機視覺產出,在中東輕鬆打敗我的對手,感覺很爽。”朱修頡曾在一篇文章中自述,當時迪拜政府想扶持一家總部位於迪拜的本土公司,最後其團隊拿到了迪拜政府的訂單。

在朱修頡看來,2016年設立迪拜未來基金會,以及2017年成爲全球首個設立人工智能部的國家,是阿聯酋AI發展的兩大象徵性舉措。朱修頡在這之中既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他透露,迪拜王儲哈姆丹是推動迪拜AI發展的推手。和父親、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相比,哈姆丹在推動迪拜政府現代化的同時,還注入了自己對AI的熱愛,把目光放在前沿科技對未來社會和政府的可能影響。

哈姆丹對AI的前瞻性,源於AI技術給他帶來的震撼。作爲在迪拜的AI公司掌門人,朱修頡也從中得益。2016年,哈姆丹首次感受到了AI的魅力,而朱修頡的AI公司Machine Colony和其他三家公司被迪拜未來基金會選爲首批孵化企業。“那次,我們有幸親自向穆罕默德和哈姆丹展示最新的AI技術。其中,一個由蘋果前員工創立的公司,Gram Labs,用AI爲哈姆丹製作了一段視頻和語音,視頻非常高清和真實,內容是哈姆丹對自己父親的熱愛和尊重。哈姆丹當場就對AI的最新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並迅速開始讓周邊的人對這些技術進行跟進,並最終爲我們這些AI公司頒發了政府訂單,這也是迪拜首次直接以政府訂單形式支持人工智能早期創業公司。”

正因如此,阿聯酋隨即在AI方面開始發力。

2019年4月,阿聯酋內閣通過了《2031年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和《阿聯酋國家人工智能計劃》,旨在打造其全球AI中心的地位。根據計劃,到2031年,數字經濟將在阿聯酋非石油GDP中佔到20%的份額。今年1月,阿聯酋人工智能部部長在《時代》雜誌刊文稱,“六年來,我一直在領導阿聯酋AI戰略,以幫助阿聯酋成爲對AI準備最充分的國家。”

沙特的科技佈局也幾乎在同時進行。《紐約時報》報道稱,沙特曾於2016年向Uber投資35億美元,在幫助Uber拓寬中東市場的同時,推動沙特的經濟轉型。自那時起,沙特就與科技投資掛鉤。同年,沙特推出“2030願景”,旨在推動該國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中AI是一大重要分支。該願景共96個目標中有66項與AI或數據有關。沙特數據和人工智能管理局(SDAIA)表示,該願景旨在提升沙特的全球形象。

今年2月,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旗下的科技子公司Alat宣佈,與中國大華股份、日本軟銀集團、美國開利公司和沙特技術與安全綜合控制公司(Tahakom)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其中,Alat將和軟銀投資至多1.5億美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建立一個全自動製造和工程中心,該中心將生產軟銀及其合作伙伴生產的機器人。第一個工廠將於今年12月開業。Alat的目標是到2030年投資1000億美元,強化沙特科技行業的實力。

3月,沙特政府還計劃設立一項約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90億元)的基金以投資AI。大筆資金涌向人工智能領域的同時,儘管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還處在探尋建立自主AI產業鏈的過程,他們已把AI設爲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燒錢取勝?

“從足球到AI,沙特正在依靠花錢取勝。”美國《新聞週刊》以此爲題,點出了沙特獲得國際影響力的方式:花錢。不論是給葡萄牙球星C羅開出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6億元)的天價年薪,還是正在AI領域嘗試發力,“通過高價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是沙特和其他中東國家在體育、科技等領域一貫的做法。

從目前來看,沙特在足球上獲得了成功。在AI層面,《紐約時報》稱,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的代表近期已與美國硅谷頭部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安德烈森-霍羅威茨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商談建立潛在合夥企業。不過,幾位人士表示,這些計劃仍可能有變化。

中東新聞網站Al-Monitor稱,該基金將讓沙特成爲全球最大的AI投資國,且幫助沙特實現其“2030願景”的議程。作爲“2030願景”的一部分,沙特已於2019年專門成立數據與人工智能局,負責監督該國數據管理辦公室、國家信息中心和國家AI中心,協調推動相關戰略的實施。更重要的是,就連C羅加盟沙特聯賽,都是“2030願景”的一部分。

朱修頡透露,沙特已就近期400億美元的AI基金,在積極接觸不同的合作伙伴,應該在近期就會做出更新的宣佈。“在這個AI基金外,沙特還有一個以半導體爲主要關注的高端製造投資孵化公司Alat,並且這家公司會有1000億美金的資產規模,計劃讓沙特在芯片生產方面成爲世界強國。”

《紐約時報》指出,投資AI項目的成本很高。比如,奧特曼已尋求從阿聯酋政府獲得一筆鉅額資金,以推動製造AI所需的芯片。當時,奧特曼表示,“我希望中東可以在全球AI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儘管AI高昂的投資成本是客觀事實,但沙特人對於自身的財力充滿自信。《商業內幕》網站報道稱,PIF總裁魯梅揚(Yasir Al-Rumayyan)曾強調,沙特作爲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擁有推動AI項目的“政治意願和財政資源”。因爲沙特在金融方面的巨大影響力,以及該國日益增長的抱負,國際商業圈人士都在密切關注PIF的一舉一動。

AI人才挑戰

“我相信,沙特(在AI方面)有巨大潛力。”沙特企業家、AI專家阿里-穆薩(Ali Al-Moussa)向《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表示。報道指出,未來幾年,AI技術有望改變經濟、商業實踐,以及人們的生活、工作、消費方式。因此,沙特選擇向AI研發投入大量資金,且推出了“2030願景”計劃。

從沙特本國的角度出發,《阿拉伯新聞報》分析稱,其想要實現成爲AI強國的目標需要時間,因爲在AI系統被廣泛採用前,需要創建AI生態系統以及相關的企業文化。不過,沙特推動AI,符合“2030願景”,因爲該議程旨在幫助沙特實現社會改革和經濟多元化的目標,加強沙特在中東地區領導者的地位。

根據國際諮詢公司普華永道(PwC)的估計,到2030年,AI行業將給沙特的經濟貢獻超過1350億美元,約等於該國GDP的12.4%。普華永道表示,2030年以後,基本可以確定AI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範圍會增加,因此對於中東而言,爲未來進行戰略定位非常重要。

除了AI能給沙特帶去的經濟貢獻,《阿拉伯新聞報》報道稱,普華永道位於沙特的中東分公司與科技巨頭微軟宣佈,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啓動一個人工智能卓越中心,以提高和拓展沙特AI工程師和研究者的能力。作爲合作的一部分,微軟將提供專業知識、培訓資源和尖端AI技術平臺。普華永道將爲卓越中心制定戰略方法、項目管理、運營框架和課程開發。

從沙特的角度出發,朱修頡認爲,沙特的策略是從優勢領域出發,逐漸實現全球AI強國的國家戰略。“從實際落地的可能性來看,沙特應該會從比較有優勢的領域開始進入,比如對土地和能耗要求比較高的數據中心等AI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偏向應用層的一些試探,如沙特在建立NEOM新城時會大量使用智能城市等相關技術。”

但目前,沙特乃至整個中東地區面臨的AI發展的問題,是人才。《新聞週刊》認爲,如果沙特遵循其在體育領域的發展方式,那麼下一步沙特將在全球AI人才問題上發力,以提升該國在AI領域的專業度和聲望。

目前沙特面臨的困局,是本地人才難培養、外地人才難吸引和留存。朱修頡表示,“目前(人才上)主要依賴美國和中國,當中東在AI上實現自給自足後,需要重新平衡和美國以及中國的關係。”

限制與機遇

《阿拉伯新聞》刊文指出,與國際合作夥伴合作、對本國人才的投資以及遵守AI開發的全球實踐和標準被視爲促進沙特在該領域發展的最佳手段。

不過,路透社報道稱,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在發展AI時遇到了芯片問題。2023年8月,美國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和AMD均已收到美國政府限制向部分中東國家出口先進AI芯片的要求。報道指出,由於芯片是AI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對於芯片的限制舉措會“限制中東國家在AI上的野心”。

朱修頡認爲,由於中東國家堅定希望能夠建立自主的全面AI產業鏈,且該類合作關係朝着更深層次的戰略伙伴關係發展,因此中國與中東國家在AI發展方面有很多合作空間。“在具體合作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關鍵領域。中東地區正大力推進新數據中心的建設,這爲中國企業提供了參與該地區AI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機遇。從數據中心的物理建設到供應鏈管理、軟件系統開發等各個層面,都存在着廣泛的合作空間。”

2023年8月,《金融時報》就曾刊文指出,沙特通過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購買了至少3000塊英偉達的H100芯片,用於構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在開發該模型的AI和數據分析實驗室中,有很多中國研究人員。這是由於美國政府的限制政策,導致這些研究人員無法前往美國,因此他們選擇了沙特。此外,2023年,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大數據研究院三方合作開發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AceGPT。

今年2月,《金融時報》稱,沙特在利用石油財富促進本國科技產業發展,同時允許中國科技公司在該國進行投資,以推動經濟多元化。此舉與中國科技公司的需求不謀而合,即轉向中東地區尋求投資和新的收入來源。有業內人士透露,沙特目前正在硅谷和深圳最優秀的企業中“精心挑選”,以吸引外國科技公司幫助該國發展剛剛起步的AI產業。

“從應用層面看,中國和中東國家的合作可以在兩個層面上深化。一是中東地區可以作爲中國AI技術‘走出去’的重要平臺。二是中國可以向中東國家提供技術、人才培訓等基礎設施支持,幫助這些國家建立起自給自足的AI生態系統。”朱修頡說。

芯片競爭爲中東AI之路勾畫雛形

中東地區各國的AI發展道路上不僅有合作,也存在競爭。Al-Monitor分析稱,在中東,沙特在AI方面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阿聯酋,雙方此前在芯片問題上展開競爭。

除了沙特購買至少3000塊英偉達H100芯片,阿聯酋同樣獲得數千塊英偉達芯片的使用權,並在阿布扎比國有的技術創新研究所(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titute,TII)開發了自身的開源大模型“Falcon”。《時代》雜誌稱,該模型是阿聯酋在AI領域快速發展的首個標誌。

除了這批芯片,《金融時報》透露,阿聯酋政府還購買了一批新的英偉達芯片,爲推出更多大語言模型相關的應用和雲服務做準備。一位熟悉阿聯酋政府想法的人士透露:“阿聯酋已經做出了決定,擁有並控制自己的計算能力、人才和平臺,不依賴其他國家。重要的是,阿聯酋有資本做到這一點,也有能源資源做到這一點,且正在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

2023年6月,迪拜AI中心啓動旨在協助政府實體在關鍵領域部署未來科技,加強阿聯酋在中東地區AI發展的表現。同年8月,阿布扎比方面推出了以阿拉伯語和英語爲基礎的開源雙語模型Jais。今年1月,阿聯酋還成立了人工智能和先進技術委員會(AIATC),負責制定、實施與阿布扎比在AI和先進技術領域研究、投資等相關的戰略和政策,以提升阿布扎比在AI領域的地位。

阿聯酋人工智能部部長奧馬爾·蘇丹·奧拉瑪(Omar Sultan Al Olama)透露,目前有超過1000家AI企業正在阿聯酋運營。在寬鬆的監管、吸引AI人才的“黃金簽證”等激勵措施下,阿聯酋試圖吸引擴大這些企業在該國的業務。此外,阿聯酋在向一些總部位於歐洲的頂級AI企業遊說,希望這些公司把總部遷至阿聯酋。

曾與奧拉瑪共事過的朱修頡認爲:“過去7年在奧拉瑪的領導下,阿聯酋逐漸將AI設立爲未來阿聯酋支柱性戰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