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受不起AI的落後

美國微軟旗下的OpenAI公司發佈了全球首個能用文本生成視頻的應用模型,叫做Sora,立華我看着,有一些擔心。立華我不是搞電影的,但是我顯然知道影視從業者現在十分擔心。畢竟原來人工智能沒有搞起來的時候,許多的理工科從業人員擔心人工智能取代了自己。彼時彼刻,藝術從業人員覺得自己穩坐釣魚臺,覺得藝術創作怎麼樣也是不可替代的。最後大模型一出來,首先用於作畫了。搞得許多的插畫師失了業,搞半天是藝術從業者先下崗。現在OpenAI的新模型出來了,能做短視頻了。全球專業的電影從業者和短視頻作者,馬上就要面臨大規模的下崗。畢竟,人人都可以搞創作,原本這些人的專業技術馬上就沒有了發揮作用的餘地。奧特曼的演示搞得好,輸入一段文字,一會就可以輸出一段一分鐘的短視頻來,質感媲美工業大片。但是奧特曼還是挺謙虛,他說產品現在不行,在某些方面,比如模擬複雜場景的時候,對於因果關係的理解非常差,可能搞不清楚左右。誰又會去苛求一個新生兒呢?內燃機車剛剛發明的時候,力量甚至比不上一匹馬。技術的現狀是現狀,發展是發展,別拿現狀當發展,就像是我們不能拿着卡爾的汽車,說汽車這東西大用沒有,堅決不能搞。人工智能在進行真實的物理化學創造的時候,當然沒有人厲害,它在面對現實實驗室的時候,顯然也比不過人。AI只能根據訓練集來生成東西,博士碩士的工作就是拓寬人類的認知邊界,自然在這方面,AI比不過人。但是,AI在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和前景,顯然已經不是問題,不管是生產製造還是文化傳媒,只要是個工業,AI就能像內燃機顛覆工業生產一樣,直接搞得一大批原來的從業者下崗。這就是先進生產力,這必將對全球未來的秩序產生極大的衝擊。這就是令我擔心的地方,美國的AI技術在迅速進步,這對於我們來說,敲響的不僅僅是警鐘。大多數時候,技術不能快速發展,無非是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爲產業和人口就業解構的問題,不讓發展,第二是有錢的單位和個人能夠輕鬆賺到更多錢,沒有興趣投入金錢和時間去發展。不管是哪個原因,都會讓國家落後。而我們中國,不能再次承受科技落後的結果。中國沒有試錯成本。十八世紀的時候,英國的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展開。很快英國人靠着堅船利炮,把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變成了有殖民據點的國家和地區。還不等大家反應過來,西方列強就你追我趕,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了十九世紀,全球被瓜分殆盡,英國人爲了打開中國的國門,悍然發動鴉片戰爭。滿清王朝沒有跟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不是因爲滿清王朝不想搞,而是因爲滿清的漕運確實集中了大量的就業人口。滿清政權就不會想着讓全社會共享發展的成果,自然是發展越快,分化越大,社會越不安定。一旦鐵路和蒸汽機進來,百萬漕工,衣食所繫,馬上就會成爲泡影。社會動盪的代價,滿清承受不起。等到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英國人很快喪失了全球的霸權,德國、美國、蘇聯迎頭趕上,將英法的體系瓜分完畢。英國在擁有大量殖民地可供傾銷的情況下,手裡有錢的資產階級能夠輕鬆獲得鉅額利潤,這造成他們對於升級技術的興趣不大。於是,英國也沒有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失去了曾經的一切。我們可以和世界先進有差距,但是我們不能和他們差距越來越大。英國是幸運的,英國和美國同文同種,美國成功了,還會反過頭來庇護英國。我們中國沒有這個試錯的成本。西方的霸權主義者和美國的帝國主義者對待都是白人的俄羅斯,尚且要在投降後繼續壓榨,不到趕盡殺絕不罷休,最後逼得普京奮起反抗。何況是我們?何況是我們這羣黃種人?中國的命運,只能是引領時代。我們應該大加落實共享的發展理念,就算是大規模的失業到來,人們也能快速轉崗。我呼籲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國企更是應該拿出擔當作爲,不要站在功勞簿,甚至是趴在功勞簿上賺輕鬆的錢。而是爲了民族的未來,投入資金人力,迎頭趕上。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引領未來。中國,承受不起AI的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