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未來 孫業禮:仍是世界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中共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藍孝威攝)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穩步放緩。全球關切,今後五年中國還會把回到高速增長作爲目標嗎?或者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已經結束了?中共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坦言,受到新冠疫情和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是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穩定經濟,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發言人孫業禮今天(15日)16時30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佈會,回答中外媒體記者提問。

孫業禮舉一組經濟數據爲例指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擁有這麼大體量之後,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還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也是非常難得的。

孫業禮表示,經濟增長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中共十八大後,黨中央作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明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不光只是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着眼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

孫業禮表示,這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經濟發展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之路。

孫業禮直言,同時應當看到,受到新冠疫情和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穩住了經濟大盤,鞏固了企穩向好趨勢。相比而言,中國經濟發展在主要經濟體中仍處於較好水平,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孫業禮表示,綜合判斷,中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有利條件,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下一階段,將按照黨的二十大確定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擴大有效需求,切實保障糧食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持續加大穩就業政策實施力度,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