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社》美衆院成立中國特別委員會 意欲何爲?(張文基)

本屆衆院通過的第二個議案就是成立中國特別委員會。該決議獲得絕大多數衆議員的支持,仍然有近1/6議員公開反對,這是記憶中過去幾年所有涉及中國的衆多法案中反對人數最多的一次。圖爲衆議院議長麥卡錫。(圖/美聯社)

1月7日麥卡錫(McCarthy)很艱難的在經過15輪投票後,透過許多對議長權力的重要妥協後,終於以極小優勢成爲衆院議長。1月10日,本屆衆院投票通過,成立了「美國和中國共產黨之間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爲什麼這麼迫不及待?具體的內容是什麼?誰反對?爲什麼反對?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對中美臺三方的影響?

法案提出的時機和內容

第118屆衆議院中,共和黨僅有222席對民主黨212席的微弱多數,加上共和黨內代表傳統保守力量的「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的53名議員對麥卡錫並不完全認同,所以麥卡錫是一個弱勢議長。1月9日爲實現他對自由黨團的承諾,本屆衆院所通過的第一個議案,就是118屆議會的議事規則,它降低了議長的許多特權。

所以麥卡錫急需透過一個他能獲得跨黨派支持的議案來展示他的領導力,而今天兩黨大多數精英的最大共識就是「中國是我們此生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因此,1月10日本屆衆院通過的第二個議案就是成立中國特別委員會。結果是365票贊成、65票反對,3名共和黨議員,1名民主黨議員缺席,獲得兩黨壓倒性的支持。沒有一位共和黨議員反對,這達到了麥卡錫的政治需要。

麥卡錫承諾,這個委員會將是真正的兩黨合作,而不是「某些個人用傳播病毒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某些觀點」。新委員會的權力將主要是調查性的,而不是立法性的,它主要被賦予傳喚證人和舉行與其調查有關的公開聽證會的權力。說白了,就是給你一個戲臺來傳播兩黨都可接受的對華政策,以奇兵的方式配合行政單位正面與中國博弈。

委員會的名字很特別,它不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而特別強調是美國和中國共產黨,這「國家對政黨」的提法似乎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然而,這也代表了經過5年的博弈後,美國希望強調它的敵人不是中國人而是中國共產黨,希望製造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矛盾。然而,這可能嗎?

委員會將有16名成員,9名共和黨人和7名民主黨人。 它將由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衆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主持,他是共和黨核心小組關於中國問題的主要聲音。加拉格爾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擔任情報官,目前是衆議院軍事及情報委員會成員,在多個涉華議題上態度強硬。他曾聲稱,「一個分裂的美國政府仍有因對抗中國而聯合起來的可能性」,這充分顯示了美國現實主義政客的企圖。

這個委員會將來會對中美關係的各個層面,從軍事、科技、貿易、投資、產業,等等展開各式各樣的調查、研究、和政策建議,爲進一步擬定具體政策和撥款做前期理論工作。基本上是一個「務虛會」。

消極中的積極因素

該決議獲得絕大多數衆議員的支持,顯示出美國今天的政治氣候,然而,它也有積極的一面:雖然法案本身並沒有多大的侵略性,然而,仍然有近1/6議員公開反對,這是記憶中過去幾年所有涉及中國的衆多法案中反對人數最多的一次。

3位華裔的衆議員都投了反對票,亞太裔委員會主席趙美心說出反對的理由:「由於仇外言論加劇美國反亞裔仇恨的已知風險——以及我相信這個特別委員會的工作可以由衆議院現有的委員會完成——我投票反對此法案」。

更有深度的反對聲音來自衆議員普拉米拉•賈亞帕爾(Pramila Jayapal)領導的22名衆議院進步人士發表聲明:「這不應該是一個關於贏得『新冷戰』的委員會。美國能夠而且必須努力實現我們的經濟和戰略競爭力目標,不需『新冷戰』,沒有這種『冷戰』可能帶來的壓迫、歧視、仇恨、恐懼、我們的政治制度退化和侵犯公民權利。賈亞帕爾是代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及郊區的議員,她是出生於印度的馬來西亞人,她在印尼和新加坡度過她的童年。

短期而言,這個委員會的成立爲中美關係可能會添加了許多負面的挑戰,但是,也未必是壊事,因爲,正如賈亞帕爾所說的「新冷戰」不符合美國利益,透過更多的深入調查和辯論,美國人民也許會更認識到中美合作的重要。

對中美臺三方的影響

麥卡錫在表決前的講話中說,中國回報美國幫助中國加入全球體系的,就是輸出了壓迫、侵略和反美主義。

這是今天美國精英階級的根本問題,失去了美國「求真」的傳統價值觀念,用片面、甚至錯誤的敘述來達到短期的政治利益。麥卡錫本來不是一個極端分子,但是正如反對他的共和黨議員所言,他沒有信念,只是想往上爬。美國政客的指控是違背事實站不住腳的!過去50年的美中交往,中國固然受益,但是美國獲利難道更少嗎?從國際大局看,美國搞垮了蘇聯,變成唯一超強,美國獲得了幾十年的價廉物美商品,維持多年的低通脹高標準消費,否則今天的通脹和內部矛盾早就爆發了。

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國一直希望悶聲發大財,學習美國的制度,也導致了中國內部的病態,如貪腐、貧富兩極化,等等。這也造成了中國有一段時間失去了許多國家的尊重,所幸中國及時改正。但是中國沒有對外輸出任何意識形態,也超過35年沒有發動對外戰爭。一般美國老百姓都知道是美國自己出了問題,對外不停止的戰爭,對內不斷的加速貧富差距。很多美國老百姓非常擔憂現行政策如果不改,必將導致與中國的衝突,甚至核子大戰,這也是賈亞帕爾及她所代表的議員們所擔心的。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3年1月4日公佈一份臺海戰爭兵推顯示,共軍若2026年犯臺雖難以成功且現代化的海軍將全軍覆沒,但美、日、臺也是慘勝,美國全球地位重創。

報告指出:「美國與日本會損失數十艘艦艇,包括2艘航母、數百架軍機、陣亡數千人。 如此損失會重創美國全球地位多年。」日本則會損失超過100架作戰飛機、26艘作戰艦艇,本土所有美軍基地都遭共軍打擊。

中方在3周內也損失慘重。報告說「雖然臺灣的軍隊沒有屈服,卻也慘遭重擊,屆時守護的是一個沒有電力與基本民生運轉的島嶼」並預估臺灣軍隊作戰3周後傷亡約3500人,全部軍艦都會被擊沉。

CSIS這個報告在此時的公佈不能排除是美國精英在《國防授權法》通過後,軍工集團基本上大獲全勝後的對中國的心理作戰目的。我沒有看這份報告,但是他的基本假設是有問題的。如果發生這種大規模的衝突,就不可能在三週內結束,很大的可能就是包括核子大戰的全面衝突,也就不可能侷限於中美兩國,而這就是人類的災難。美國今天缺乏有全球視野和歷史縱深的戰略家,太多算小賬的「專家」。這是美國的危機也是臺灣的危機!

(作者爲中美論譠社社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