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不要心存日本「助臺抗中」幻想

中時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的聯合聲明,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大陸第一時間反應強烈,強調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菅義偉隨後做出澄清,顯示日本關心臺海情勢,但並未改變戰略模糊政策。菅義偉的表態,對期盼印太地區形成「四方安全對話+臺灣」的民進黨政府來說,恐怕非常失望。

民進黨欲從中操作獲利

自美國川普政府推出印太戰略後,蔡政府一直想把臺灣納入這個範疇美國政府在2019年發佈印太地區倡議的兩份重要政策文件國防部6月1日的《印太戰略報告》與國務院11月4日的《自由開放印太:促進共同願景》報告,這兩份重要的政策文件鋪陳美國政府對印太倡議的願景、構想與行動規畫,民進黨政府認爲可以從中操作得利。

拜登政府執政以後,並沒有放棄印太戰略構想,反而更積極拉攏盟國共同守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3月12日美、日、印、澳四國通過視訊舉行的最高級別「四方安全對話」,拜登明顯地向中國釋放「大國競爭」的信號

拜登強調這次對話是他上任以來主持的首次多邊高峰會,高峰會的目的是各方一致關注的議題,也就是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對與會各國和對未來都十分重要。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印太地區可能受到中國擴張主義威脅,印度、日本和澳洲領導人對此沒有提出異議。

而接着美、日外交國防部長的「2+2會談」,3月16日在日本東京舉行,針對中國日益增加的威脅,雙方表示「嚴重憂慮」,其中不僅對臺海情勢表達關切,還在聯合聲明中也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由於拜登的「四方安全對話」,以及美、日外長、防長「2+2會談」的共同聲明裡,都提到「臺海和平的重要性」,觸怒了中國領導層,大陸外交部怒轟美、日是「狼狽爲奸」;在美中阿拉斯加「2+2會談」中,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更當面怒嗆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的強硬表態。

中國對美日聯盟觸及到臺海議題,不僅呈現表面上的不滿,還高調以激烈言詞表達憤怒,不惜逾越國際禮儀的規畫,當然也引發日本朝野的震撼。畢竟,日本普遍認爲中國對臺灣海峽施加的軍事壓力讓美、日感到非常憂慮,「四方安全對話」與美日「2+2會談」直接點名對臺海問題的憂慮,也是理所當然。

菅義偉稱不會介入臺海衝突

問題是美日聯盟一再觸及到被中國認定是核心利益的臺、港、新疆等議題,這也是中國所難以容忍之處。尤其在菅義偉訪美之際,以親臺立場著稱的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還特意登上日本最西邊與那國島指出,與那國島距臺灣僅100多公里,是日本離臺灣最近的島嶼。包括西南地區在內的臺灣周邊局勢,不僅對日本的安全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國際社會的穩定也有重要意義,日本國防部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一情況。而岸信夫還在此前的「2+2會談」中,指有必要探討自衛隊能爲支援臺灣的美軍提供何種協助。

另外,日本媒體還探討在發生3種狀態下,日本自衛隊可以介入臺海衝突,即重要影響事態、存立危機事態、武力攻擊事態。日本越來越公開主張可以在臺海衝突時出兵助臺,將讓讓臺海安全議題更加複雜化。

因爲大陸一直視臺灣問題爲內政問題,如果日本也跟着美國介入臺海衝突,只會讓臺海衝突變成國際衝突,這是大陸所不願見到的狀態。所以當「拜菅會」的聯合聲明再度觸及臺海議題時,大陸除了抨擊之外,也透過外交手段努力節制日本對臺灣問題的表述。菅義偉澄清日本不會軍事介入臺海衝突,應該也是綜合多重國家利益後的結果。

國際政治畢竟由現實主義主導,美國可以拉着日本防衛東亞利益,但想再拉着日本的手深入臺海,日本就會惦量自己的國家利益。民進黨政府想以「親日」的動作讓日本蒙着頭介入臺海衝突,只會增加臺灣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