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推雙語地方卻緩步?議員轟高市府有進步空間 「高屏溪翻譯」成笑料

湯詠瑜發現高雄市府每日更新中文新聞稿,英文版新聞稿卻已近2周未更新,高雄廣播電臺的翻譯文字中還把高屏溪寫成「the High Scream Creek」(高頻溪)。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中央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地方政府積極跟進,但高雄市議員湯詠瑜發現,高雄市政府幾乎每日更新中文版新聞稿,英文版新聞稿卻已近2周未更新,且長期推出英語節目的高雄廣播電臺,翻譯文字中還把高屏溪寫成「the High Scream Creek」(高頻溪),新聞局坦承英文內容不足,對廣播內容會加強督導。

蔡英文政府於2017年頒佈「2030雙語國家政策」(Bilingual Nation 2030),將2019年設爲「雙語國家元年」,議員湯詠瑜表示,高雄市政府在推廣雙語上有進步空間,新聞局網頁在中文新聞稿上已更新到今日,但英文版新聞卻只更新到3月28日,相較臺北市政府的英文新聞稿已更新至4月8日。

湯詠瑜說,新聞局管轄的高雄廣播電臺,除了使用BBC廣播節目,也製作「943外語通」單元節目教英語,但節目網頁上英文翻譯將高屏溪寫成「the High Scream Creek」(高頻溪),是明顯錯誤「連臺灣人都看不懂,何況外國人」,水利署使用音譯「Gaoping River」,建議電臺新增英語帶狀節目介紹高雄最新動態。

新聞局長項賓和迴應,目前各局處發佈的新聞稿都是中文,英文版佔少數,網站維護廠商在接收文稿後就會放上頁面,英文版確實數量少、更新較慢;此外高雄廣播電臺陸續都有做英文節目,也會與各大學合作做英語節目,翻譯出問題的節目是高科大提供的內容,「應該是由機器人翻譯」,未來會加強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