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都改成功德好了!遊梓翔:功德滿天下,社會更祥和

遊梓建議把「中正」相關名稱都改爲「功德」。(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張暐珩/綜合報導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通過而引發全臺去「中正」化爭議,雖然行政院長髮言人徐國勇否認此事,並說這是「製造對立」,但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教授遊梓翔在臉書上批評,既然要中正改名,乾脆改爲功德,「功德」滿天下,社會就更加祥和了。

由於促轉條例中規定公共建築場所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於是各種以「中正」爲名的學校道路公園橋樑區裡,甚至錢幣,都得面臨必須依法「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的命運

遊梓翔質疑,雖然行政院大律師發言人說「沒有這回事,這是在製造對立」,難道「其他處理方式」竟然包括「維持現狀」嗎?那法條爲何不寫成「應予移除、改名,或維持現狀」呢?或是執政當局只看見欲除之後快的銅像,忘了「中正」(甚至「中山」)也都是「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

遊梓翔更酸,或許民進黨政府真正目的是要轉移「勞基法焦點,只要別再討論就可以了,他們可沒想玩這麼大呢!因爲「中正」可能要「改名」,又有很多人在想到底該改成什麼?其實很簡單,全部改成「功德」不就好了?「中正大學」改名叫「功德大學」,「中正國中」改名叫「功德國中」,「中正裡」改名爲「功德里」,十元硬幣上就不需要人頭了,直接放上功德兩字就好。「功德」滿天下,社會就更加祥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