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大暑10禁忌別犯 4生肖留意健康

週日就是節氣大暑,楊登嵙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示意圖/Shutterstock)

週日將迎接大暑(23日),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命理專家楊登嵙老師提醒民衆一些禁忌別犯,包括吃油膩食物、喝冷飲、空腹喝茶、一次喝大量的水、長時間曝曬、一直吹冷氣、洗冷水澡、熬夜、過度勞動、急躁等。另外生肖屬鼠、牛、馬、羊要特別注意健康。

楊登嵙指出,《黃帝內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着「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2023年7月23日9點51分節氣來到「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溼痹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牛、馬、羊在大暑這半個月要特別注意健康,容易過度勞累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只要多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腸胃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

楊登嵙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

●食

1、飲食宜「以清爲補」:

「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爲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粥有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

2、宜吃3種苦味食物:

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此外,苦味食物還可醒腦,有利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3、宜吃3種瓜類:

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酷熱的天氣使人體過度出汗,消耗大量體液及各種營養物質,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吃瓜要適量,不可過量,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嚴重者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狀況。

4、宜喝3種湯:

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夏天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爲主,另外,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聖品。

5、宜吃薑:

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6、忌油膩食物:

吃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容易消化不良。

7、忌喝冷飲:

很多人喜歡以喝冷飲、吃冰品等方式消暑,這些食物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

8、忌大量飲水:

應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爲宜,切忌狂飲不止;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會發生熱痙攣。

9、忌空腹飲茶:

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好的人。

●衣

忌曝曬:

大暑室外溫度高,長時間曝曬會造成人體脫水、中暑,進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建議穿吸汗排熱功能及輕便舒適的服裝,大太陽底下行走要戴帽子遮陽。

●住

1、忌長時間吹空調:

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同時也帶來「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會出現頭昏、鼻塞、打噴嚏、耳鳴、記憶力減退、乏力等症狀。

2、忌冷水洗浴: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細孔處於開泄狀態,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身體在燥熱情況下,突然下到冷水裡,會造成不適,一冷一熱更容易得風溼。

●行

忌熬夜:

「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中午應午睡半小時至1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

●育

忌大量勞動:

大暑天氣悶熱、潮溼,人體感覺不舒服,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過度勞動,同時減少運動量,少出門活動。

●樂

切勿急躁:

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慾不振、急躁焦慮;應靜心養生,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