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提升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

我區相關部門加大農業信息化技術推廣力度,推進農業科技裝備關鍵處突破、全領域覆蓋,提升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力春耕春播生產提速增效。

連日來,中寧縣石空鎮童莊村田間頻頻上演“農機秀”,配套導航系統的新農機具精確作業、省工省力。據悉,該縣源豐農機作業服務有限公司爲保障春耕春播,準備各類春耕春播機具90臺(套),安裝土地託管智慧化服務平臺1套,北斗導航系統6臺,實現了北斗導航作業全覆蓋。“有了導航系統助力,播種精準度明顯提高,保障了農機作業的時效性和精準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拖拉機通過安裝農機導航系統,配套播種作業機械,實現自動規劃田塊作業路徑,直線度精度誤差可控制在±2.5cm以內。同時,採用衛星或激光平地技術進行平田整地,通過接收作業精度信號,自動控制平地鏟升降,實現作業範圍內田地平整高度誤差控制在±2cm以內,可大幅減少灌溉用水,小麥生育期內每畝可節水30%。”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採用北斗導航、作業監測等農機信息化技術和裝備,可實時監測作業數據,並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輔助測土配方施肥等農藝技術,有助於科學種田,節本增效。同時,還可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提高作業質量,起到節種、節藥、節肥等效果。今年春耕備耕期間,全區有1.56萬臺拖拉機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2780臺平地機安裝了衛星和激光平地系統,1600多臺深鬆機安裝了作業監測系統,目前已全部投入生產。

除了爲農機裝“北斗”,還有“雲上”平臺助力農業增收。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主開發的農技推廣雲服務平臺,是集測土配方施肥、種子選用、病蟲害防治、土壤墒情監測、價格監測預警等於一體的新型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開發應用手機App,將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生產信息和技術模式整合發佈,指導種植戶科學生產。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累計獲取農業氣象數據30萬條,上報病蟲害發生記錄2萬餘條,發佈土壤墒情63期,有效指導農民科學防凍防病減災。(記者 何耐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