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漢直腸癌逝 醫嘆:易遠端轉移、治療更棘手

醫師表示,直腸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相較於同屬大腸癌的結腸癌,直腸癌更容易遠端轉移,且整體治療更爲棘手。(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臺大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於昨日(5日)因直腸癌離世,胃腸肝膽科醫師表示,直腸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相較於同屬大腸癌的結腸癌,直腸癌更容易遠端轉移,且整體治療更爲棘手。

國健署最新報告指出,2020年國人發生大腸癌人數高達1萬6829人,蟬聯癌症首位15年,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受訪時表示,大腸癌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又可依照腫瘤發生部位分爲結腸癌與直腸癌,故大腸癌又可稱作大腸直腸癌、結直腸癌,直腸癌約佔大腸癌的20%。

他表示,由於直腸癌的血液循環較爲豐富,使其相較於結腸癌,更容易遠端轉移,例如肝臟、肺臟轉移,且若直腸腫瘤的位置較靠近肛門口,也需製作人工肛門,會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也延長其開刀的手術所需恢復時間,此外,直腸癌的藥物治療效果也較結腸癌來得差。

至於直腸癌的症狀,錢政弘表示,除了阻塞的症狀外,排便的習慣也會改變,例如便秘、腹瀉、裡急後重(感覺一直想大便但又排不出來糞便)、同樣可能解出鮮血或混有鮮血的大便。

錢政弘表示,預防罹患此癌的方式爲,多運動、多吃膳食纖維與乳製品或牛奶、多攝取Omega3脂肪酸、少吃加工肉品、少菸酒、少吃加工肉品,及定期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