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湖洋:攝影 在路上更有創作的熱情

旅行在今天越來越成爲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通過照片分享旅途的點點滴滴也是很多年輕人時尚的表達,湖洋把這種在旅行中攝影的方式變成了自己的工作,併成爲獨立攝影師和自媒體撰稿人,同時簽約國內多家旅遊媒體,因爲工作的原因,他的足跡遍佈4大洲、20個國家、150餘座城市。近日本站藝術對湖洋進行了專訪,聽他分享一下關於旅行與攝影的心路歷程。

湖洋 獨立攝影師 旅遊自媒體 自由撰稿人 野生救援WildAid志願者

旅行就是一把鑰匙

湖洋之所以成爲獨立攝影師,是源於自己在旅行的過程中認識很多攝影方面的朋友,並通過朋友的引薦,他把自己拍攝的作品分享在很多的網絡平臺上,他喜歡旅行,也喜歡在旅行中拍照,更喜歡以“遊記”的形式去分享這些照片,他認爲真正的旅行就是要分享好的東西。就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的作品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媒體資源開始注意到他並找到他聯繫合作的事宜。湖洋認爲旅行和攝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想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必須要走出去,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細節、發現美,也可以拍攝出精彩的作品,但是旅行的魅力在於它可以接觸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東西,這些並非日常的內容更能激發湖洋的攝影創作靈感,他認爲旅行就是一把鑰匙,並相信“好的片子大部分都在路上”。

湖洋攝影作品

相比較歐美國家湖洋更中意曾經歷盡滄桑的一些東南亞的國家,比如緬甸、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他喜歡在旅行中感受這些國家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緬甸蒲甘的日出或者柬埔寨的吳哥窟,當然還有旅行中的小感動。在商業氣息沒有那麼強烈的緬甸,很多當地的小孩會在路上賣東西以貼補家用,和很多旅遊景區不太一樣的是,既使知道你是外面來的遊客也不會強制給你推銷,雖然那些東西的價格都很低廉,有對東西感興趣的遊客去詢問價格,當地的小孩甚至還會有一點膽怯和害怕。在緬甸由於對道路不太熟悉,湖洋和同行的攝影師去拍攝日出時有點迷路,於是便向在路邊買東西的小孩問路,最後是這名小孩親自帶他們過去,而且沒有要求任何的回報,包括推銷東西,緬甸小孩的純真和善良讓湖洋感觸很深。

湖洋攝影作品

給湖洋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留尼旺島之行,留尼旺島毗鄰毛里求斯,島上風景宜人,雖然地處非洲,但是卻是受法國管轄的海外省,經濟和硬件設施相對發達。島上的景點之一被稱爲“夏威夷火山的姐妹”的富爾奈斯火山異常活躍,在最近的2016年還有過一次火山噴發,當地居民好像不擔心這座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而且如果知道火山最近是活躍期,大家都會奔走相告猶如過聖誕一樣,當在冰斗徒步的路上會遇到很多當地人帶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有的甚至是襁褓中的嬰兒,趕上下雨的話這個地方的道路就會更難走,他們可能更享受帶着孩子去突破困難的過程。“相比較國內的一些家庭保守的觀念國外家長更多的是讓自己孩子去體驗去感受這個過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對於湖洋而言旅行就是一把鑰匙,可以瞭解當地人的生活狀態,感受不同地域下不一樣文化觀念。

湖洋攝影作品

用潛水感知世界

在旅行的過程中湖洋也喜歡潛水,因爲在海中拍攝會有不一樣風景,當他潛入海中30米,甚至更深的時候,周圍的世界變得異常安靜,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時產生氣泡的聲音,同伴之間傳遞信息只能靠基本手勢或者敲擊氧氣瓶,此時湖洋會感到寂寞但也釋放着自身的壓抑,在這種被海洋包裹的極致安靜中他願意享受思考的樂趣。他坦言潛水沒有那麼難,只要不對海水有畏懼感再經過一週左右時間的學習,就可以在一些熱帶海島國家海域進行休閒潛水,當你體會到潛水的樂趣的時候,也是被這個海洋“藍色鴉片”侵蝕的時候。海洋雖然很美,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潛水必須兩人以上纔可以進行,最好是找到當地富有經驗的嚮導,他可以帶你找到這片海域獨有的景色和魚類。湖洋願意以潛水的方式感知地球上這一部分宏大的存在,因爲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星球海洋的面積佔到71%,他談到:“世界是很多元的,大家通過不一樣的方式感觸世界,也許當你學會了潛水,墜入這片深藍的時候,你對世界的態度一定有所改變”。

也是因爲喜歡潛水的原因湖洋漸漸成爲了環保主義者,開始意識到海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他介紹到在2012、2013年去馬來西亞仙本那潛水的時候還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水下珊瑚羣,和各種魚風暴,但在2016年年底再去的時候同一個地方的珊瑚基本就看不到了。顏色也暗淡很多,曾經的海狼風暴被更多的潛水員風暴所代替,馬來西亞作爲旅遊業非常發達的國家,很大程度上阻止工業生產對環境的破壞,但也因爲旅遊業的發達不可避免的產生大量的旅遊垃圾,遊客、其中最爲被大家忽略的大家去海島必備的防曬用品,大部分女性遊客下海時會把大量的防曬霜帶入海水中,而多數防曬霜的成分會對海洋生物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加之珊瑚本來就生長緩慢,所以纔會在短短的3、4年時間內迅速消失。湖洋建議大家在熱帶海島進行海上項目遊玩或者進行潛水衝浪的運動時,最好用防曬衣代替防曬霜,並且穿着防曬衣在海里活動還可以避免被魚類或珊瑚劃傷。他也希望每個人都有保護海洋環境、敬畏自然的觀念。

在訪談中湖洋還聊到了蝠鱝,又稱魔鬼魚,這種野生的魚只在特定海域纔會看到,對於一個潛水員來說,魔鬼魚在海洋中猶如會飛的天使,揮動長達6米的雙翼,雖然體型強大但不傷人,比如馬爾代夫就是魔鬼魚特別多的地方,成羣成羣的可能會有百隻之多,有時候還會躍出水面,由於它的腮被東南亞多數國家認爲具有藥用價值,所以被大量的捕殺。作爲野生救援志願者的湖洋經常會和身邊喜歡潛水的朋友一起組織活動,發出倡議,希望通過力所能及的努力讓更多人瞭解蝠鱝、保護蝠鱝,他介紹到蝠鱝屬於深海魚類,重金屬含量較高,所以並不宜於食用。湖洋不希望只有自己這一代可以看到魔鬼魚飛出海面的壯麗景觀,而下一代只能通過視頻看到。

湖洋攝影作品

工作和生活亦是相輔相成

湖洋在採訪中介紹到當初自己也是因爲喜歡纔開始從事攝影,從興趣愛好到專職工作,現在的他享受攝影的過程。作爲攝影師他認爲攝影還是要貼近生活本身,攝影作爲一種藝術形式需要更多的進入大衆視野,被大衆所接受、所欣賞。面對攝影師之外的旅遊自媒體、自由撰稿人等不同身份,湖洋更願意把他們都看做是媒體方向的工作,重要的是無論什麼身份,這些工作內容都是他的興趣所在。去國外拍攝的工作之餘,他喜歡逛不同地方的博物館、展覽,這一愛好爲他的旅途增色很多,生活中也喜歡運動的他會經常健身、登山、徒步、踢足球,他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像他看旅行和攝影的關係,也是相輔相成的。

04月29號湖洋將會作爲嘉賓參加“莫負好時光-旅行攝影線下沙龍分享會”,講述他照片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在旅行過程中更多的故事,也會和大家支支招,從他自身的經歷出發告訴大家如何更好的在旅行的路上捕捉精彩瞬間,拍攝出驚豔朋友圈的旅行大片。

湖洋攝影作品

(文章圖片均由攝影師湖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