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魔法阿媽》黃黎明癌逝一生無子 黃遠:姑姑是我媽

記者林映妤/專訪

金鐘視帝黃遠姑姑是黃黎明,她在姪子5歲那一年編寫《魔法阿媽》,並把體會到的「嬤孫情」融入劇本,說來今年25歲的黃遠其實是「豆豆原型人物。2014年,58歲的黃黎明癌逝,一切恍如昨日,性格和姑姑如出一轍的他淡淡地說:「她教導我理解很多事,(死亡)很自然,不是悲劇。」

►更多【魔法阿媽20週年】相關新聞

▲黃遠跟二姑姑黃黎明(中)、阿嬤彩霞(左)。(圖/黃遠提供)一般人不熟悉黃黎明,但許多影視產業從業人員都曾受到黃黎明的啓發與教導;她是導演王小棣伴侶兼事業夥伴,也是黃仲昆二姊,黃遠的姑姑、第49屆電視金鐘獎「特別貢獻獎」得主。

黃黎明會編寫黃媽媽和黃遠的「嬤孫情」,是來自親弟弟黃仲昆當年的命運「造化弄人」。他和前妻離婚後,小孩給誰照顧呢?黃媽媽跳下來擔這個重任,但代溝使得這個孫子一開始就討厭阿嬤,也纔有那句觀衆熟知的「把你阿媽賣掉」。

▲▼《魔法阿媽》裡嬤孫之間的愛恨情仇,都來自黃遠跟阿嬤的真實互動。(圖/稻田電影工作室提供)

「那時我在香港工作,黃遠常常打給我說阿嬤煮東西好難吃!小孩不會說謊的,但媽媽幫我帶小孩已經很辛苦了,我怎能責備她?」黃仲昆苦笑說。

黃遠則坦言,阿嬤其實不知道怎麼和他一起玩樂,「所以她帶我去做她平常做的事,逛菜市場啦、坐公車。一開始覺得無聊、會排斥,她就會說:走啦!叫我要聽話。」久而久之,黃遠也依賴起阿嬤,晚上睡覺要捏她耳垂、抱她大腿,後來長大分房睡,他還會夢遊去阿嬤房間逗留。

▲王小棣、黃黎明把黃遠跟阿嬤的故事製作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圖/稻田電影工作室提供)

這段愛恨交織的情感都被默默觀察的黃黎明編寫並製作出《魔法阿媽》,1998年4月3日首映。歷經20年時間的淬鍊,該片仍是臺灣最經典的動畫長片,「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阿嬤,性格都不一樣,但對孫子的慈愛,卻都是相同的。」

黃仲昆說,二姊黃黎明從小就很優秀,「她讀北一女高一時,全臺要甄選兩個學生去美國佛州領袖培養夏令營,我姊就是其中一個。她智商高,從沒看過她爲了學業熬夜,看書都很優雅,一頁一頁翻,速度卻奇快無比。聯考分數可以上臺大,但她第一志願填的是政大新聞,畢業後到美國唸完碩士,回臺視工作,一直都很順遂。」黃黎明腦筋好,但生性低調,不喜歡邀功,更是令黃仲昆尊敬。

▲黃黎明的好脾氣在業界人人都知。(圖/稻田電影工作室提供)

至於黃黎明對黃遠來說,就像是媽媽一樣。脾氣超好的黃黎明待工作人員都很慈愛,幾乎不發脾氣,唯獨會對黃遠發火,「我文筆不好,小時候不會寫作文,姑姑房裡有很多書、DVD,看一看我會不小心恍神,姑姑就會對我生氣,現在想來,我知道那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但黃遠還是愛黏着姑姑,有一回,黃遠跟去工作,順勢就在錄音室裡替阿嬤抓鬼的「小牛頭」配了音,「小棣老師問我要不要試試看,我說好啊,後來是靠着牆纔講(配音)完,因爲有點怕怕的。」

2011年,黃遠出道,演出第一部電影《酷馬》,也是黃黎明協助他試鏡,因此踏入演藝圈,姑姑更幫他取了藝名「黃遠」,希望他能自我修行,培養專業,在圈子裡走得長長久久。後來黃遠演出鄭有傑導演的《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獲46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黃遠感性說,姑姑帶入行,後續的一切冥冥之中都像是上天的安排。

▲▼黃遠感謝姑姑的牽線,讓他先後演出《酷馬》、《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更拿下金鐘視帝。(圖/《酷馬》劇照/《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劇照)

比起調皮愛玩老爸黃仲昆,黃遠顯得成熟穩重,黃仲昆坦言,兒子的個性像極了姊姊,黃遠則笑說:「每次家庭出遊,總是我跟阿嬤、姑姑還有小棣老師這個組合,所以也習慣了。」童年爸媽並不是那麼常陪在身邊,但他很知足,更樂於「享受寂寞」。

黃家父子3人疊疊樂,黃仲昆性格調皮,凸顯黃遠的成熟。(圖/翻攝自黃仲昆臉書)

2014年黃黎明過世,她膝下無子,由視如己出的姪子黃遠在喪禮上手捧牌位全家人歷經低潮,爲避免陷入悲傷情緒,平時甚少主動提起黃黎明,直到最近,黃仲昆纔想通,「人生沒有例外,只有意外,生老病死都是生命本質。」對於二姊58歲就患病離世,已經能夠接受。

黃遠則說,死亡很自然,不是悲劇或遺憾,這些都是姑姑教會他的。如果黃黎明還在這裡,「我可能不會跟她講話,因爲眼神對看我就知道她要講什麼,我知道她信任我。姑姑的軀體不在,但是她在我心裡。」其實沒什麼好遺憾的,黃遠知道現在只要把事情做好、生活過好,就是在告訴天上的姑姑:我沒有讓你失望。

▲▼黃黎明永遠都被安放在黃仲昆、黃遠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圖/記者季相儒攝)

►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today看電影』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