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美國校園示威抗爭與選情算計

4月22日數百名學生和親巴勒斯坦支持者,在康乃狄克州紐黑文耶魯大學校園伍爾西大廳前的十字路口集會。美聯社

美國許多大學聲援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示威抗爭活動,不但風潮持續延燒範圍開始擴散,活動樣態與表態模式愈演愈烈,但亦同時引發抱持反對意見者,出面採取暴力手段對抗,明顯激化校園衝突。各個地方政府與首長運用治安力量,干預校內示威活動,介入程度轉趨積極,並且迫使最初明顯迴避直接回應校園示威抗議活動之拜登總統,不得不因此等事件可能衝擊選情,公開出面迴應此事。

就目前觀察美國校園示威抗議活動,吾人可初步歸結出下列幾個重點;首先是目前儘管校園抗爭活動範圍呈現擴大態勢,但僅限於引發更多高等教育院校響應,但整個美國社會並未羣起響應走上街頭,所以其未來能否引起普羅大衆共鳴,產生更大政治壓力,恐怕還是存在相當變數。畢竟此等抗爭議題系顯現高等院校知識分子良知判斷與反省,而非直接影響與傷害社會民衆日常生活,讓其感受利益受到直接威脅議題。

其次就是各個校園示威抗議論述並不統一,同時參與活動表態者亦無法將訴求內容精準切割,特別是在表述反對以色列政府所採政策時,產生與反猶、反閃族主義或是反錫安復國主義等政治禁忌圖騰相互糾葛不清現象,因此造成高度爭議,同時亦引發抱持異議者嚴重反彈。誠然以色列政府經常刻意指控反對其政策者系基於種族偏見與反猶思想,刻意藉此當成保護傘;但政治運動訴求內容不夠清楚,又讓懷抱偏見者順勢搭上便車,讓本身受到拖累,實在是咎由自取無法怪人。

再者就是目前各個校園多半都是逐漸接近期末考,在此種時機還能產生如此強大聲勢,假若此時還不能管控情勢發展,等到真正學期結束,學校開始放暑假後,恐怕整個抗爭活動規模還有可能繼續擴大,處理起來將會更傷腦筋。此外美國選戰在下半年亦將更加升溫,假若此時不能儘速解決校園抗爭示威活動,讓其新聞熱度不減報導密度持續,政治人物投入選戰時,就更不可能迴避此項議題,到時候情況將會更加難以處置。

此外更要嚴肅指出,回顧美國曆史上幾個重要社會示威抗爭活動,基本上都會有政治人物表態支持,但此次針對以色列政府政策以及聲援巴勒斯坦民衆議題,政壇上表態反對批評校園教授學生進行抗爭大有人在,但卻沒有任何夠份量政壇要角願意呼應支持抗爭聲浪,更遑論公開走入校園與抗爭師生站在相同陣線。誠然政治人物相當現實,不論抗爭活動訴求內容是非如何,多半還都是從選舉票房得失,來考慮要如何表述政治立場與態度;但此次態勢發展更加現實。

所以不論抗爭活動訴求內容具備多正義性,只要不能夠打動選民獲得選票,政治人物都會與聲援示威集會保持距離。但假若公開反對能夠得到選民支持,甚至得到特定羣體提供政治獻金與資源支持,政治人物就會馬上現身表態;所以選情算計與政治考量不是在思考是非,基本上還是從利害算計與選戰得失,來考量要如何應對此等校園示威集會活動。

同時吾人更須理解,對於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各項軍事行動,華盛頓很難影響其決策,不論是如何施壓,亦很難讓內唐亞胡政府屈服,所以在此種隔靴搔癢應對架構下,美國校園抗爭示威就算獲得歐洲某些高等院校呼應,但若是仔細思考,就算拜登政府願意接受校園抗爭人士訴求觀點,但實際上亦無法左右情勢發展,所以拜登總統起初未能積極迴應校園聲援與抗爭活動,到現在就算有所迴應,亦將燙手山芋拋到地方首長,表態反對州政府出動國民兵干預校園示威。

最後必須強調,美國對外政策基本上是屬於政治菁英所主導地盤,拜登總統在回覆媒體詢問示威活動是否將迫使其重新考慮美國中東政策?拜登直接斬釘截鐵地堅定表達,否認示威活動能夠對其構成政策壓力。但是說實在話,假若校園示威完全未曾讓政治人物有所忌憚,美國各地方政府不會採取強力鎮壓清場手段應對狀況。不過校園示威聲勢亦未能達到令政府首長投鼠忌器有所顧忌地步,所以才能以強勢手法斷然鎮壓,毫不留情處置校園師生集會示威。

如今對校園聲援巴勒斯坦與反對以色列政策抱持異議者,亦開始運用暴力手段進行對抗,讓負責維持治安秩序警察夾在中間,面對更難以處置之複雜狀況,其實亦透露出儘管目前集會抗爭活動尚未走出校園,引發美國社會積極呼應風潮,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讓美國社會對於此等議題所產生社會分裂現實狀況浮上臺面,從此點看來,目前校園抗爭風潮確實是具備影響年底選舉票房翻轉潛能,未來確實是值得吾人保持關注,看看拜登政府會不會低估師生示威影響力,同時更錯估情勢發展趨向,因此讓年底選戰最後在陰溝裡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