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東協.臺商雄起人物篇-持續更新投保協議 保護南向臺商

經部政次陳正祺圖/本報資料照片

2016年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四年下來逐漸開花結果,從貿易投資上都能看到數字明顯增加國貿局也努力持續與新南向國家,就更新相關協定進行洽談,要做到讓臺商赴海外投資時更有保障。

新南向政策是從經貿角度展開,把新南向國家做爲經貿發展腹地實務上來看,投資會帶動更多貿易,都有具體的成果,今年確實因爲疫情影響,讓國際間的互動降低,但我國與新南向國家仍維持緊密的互動關係。

以投資而言,金額即有明顯成長。2016至2019年間新南向國家來臺投資金額,從2.35億美元增加至10.96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364%。與此同時,我國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也增加至27.91億美元、成長17.2%,增加幅度顯著。

我國在新南向國家的佈局,也出現吸引更多國家擴大與臺灣互動的正面效果,以貿易而言,2016至2019年間,臺灣對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從958億美元增加至1,119億美元,成長了16.8%。

臺灣是全球第20大的經濟體,以這樣的規模來看,成長幅度能夠多2~3%,就算是非常顯著的變化了,而貿易一下子增加16.8%,是相當好的成績,顯見新南向國家在我國對外貿易及投資上,都有重要地位,讓臺灣經濟維持成長的動能

的確,2020年初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經濟都受到衝擊,也攪亂了全球供應鏈,在此情況下,要如何對企業提供協助呢?我認爲,可以從臺灣前往新南向國家投資,與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新南向國家兩部分談起。

新南向國家語言非常多元,人口平均年齡年輕、勞動人口衆多,在新南向國家的駐外單位,我們都設置了「臺灣服務中心」,直接在當地協助臺商,很快了解政經環境,並提供需要接觸的政府單位、工商協會管道,政府也持續輔導在地臺商協會,利用在地的力量,讓前往投資的臺商站穩腳步

1993年推出第一波南向政策時,打下了好的基礎,各地臺商協會都發展的相當好,在當地生意做的很成功,這次新南向政策的推動,要和深耕多年的臺商協會密切合作,協助想前往的臺商,可以更早的進入狀況

中美貿易摩擦的確影響了臺商,並將重新整理全球佈局化爲行動,除了臺灣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所在,政府也推出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吸引廠商迴流外,新南向國家則成爲第二生產基地,推動「質在內、量在外」的政策,充分的結合。

我要強調,爲了保護臺商在南向國度的投資,更新「投資保障協定」(BIA)爲必要課題。過去持續的努力,我國與新南向國家互動明顯提升,近期已完成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的BIA更新,其餘國家也持續努力中。

事實上,我國與新南向國家早在30年前就陸續簽訂BIA,只是經過數十年,商業條件改變了,需要更新內容,部分國家已完成更新,部分正在接洽當中。而新版BIA的洽籤,會做到讓我國企業與歐美日本等國企業一樣,享有同樣的投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