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發電廠整修 古蹟轉型博物館

濁水水利發電所2005年除役,成爲雲林縣定古蹟,臺電25日開工整修內部,轉型爲水利發電博物館。(周麗蘭攝)

位於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的濁水發電廠,完工於日據時代1923年,引濁幹線水源發電,2005年已除役,功成身退,目前是雲林縣定古蹟。臺電25日進行內部整修,將以1年時間修復屋頂、木構架、牆體、門窗、防治蟲蟻,轉型爲水利發電博物館。

林內鄉烏塗村地處濁水溪中游,濁水發電廠(日據時代舊名濁水水利發電所)是日本政府爲興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於1921年興建,以提供工程所需電力,1923年完工啓用。

濁水發電廠1999年改隸臺電公司明潭發電廠,更名爲「明潭發電廠濁水機組」,921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2004年被列爲雲林縣定古蹟「濁水水力發電所」,隔年除役停機改做爲靜態展示,而於2011年啓用的新廠房,則仍繼續發電。

雲林縣政府文觀處表示,「濁水水利發電所」古蹟是巴洛克式無樑柱、無鋼筋的磚牆結構體,使用年代久遠,921大地震後,外牆、水車室曾出現裂縫,經修補勉強使用,但耐震度可能不符法定規範。

明潭發電廠表示,已爭取近1500萬元辦理修復工程,25日舉行祈福儀式後開工,預計明年3、4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