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處處是學問 花蟲鳥獸皆文章

樹種紛雜才稱得上是森林。圖中左爲橡樹(櫟樹),右爲白樺。(野人文化提供)

渡鴉休息時的平穩狀態。(野人文化提供)

荒野之心。(野人文化提供)

飛翔中的埋葬蟲,身體的彩紋擬似熊蜂。(野人文化提供)

在空中表演雜技的渡鴉。(野人文化提供)

這本《荒野之心》收錄了一位傑出博物學家數十年來所發表之有關自然史的精采之作。這些散文顛覆了一般讀者對自然史內涵的刻板印象,儼然建立了自然書寫的格局,開創了新典範。

作者貝恩德.海因裡希(Bernd Heinrich)是備受讚譽的動物生理學與行爲學教授,也是專業博物學作家。他勤于田野生態研究,不論是科學論文發表或科普知識推廣,皆有非凡的成就。其有關野生動植物細微行爲之現象與過程的觀察,超越一般生態學者侷限於書房工作與實驗室研究的眼界。他的敘述鞭辟入裡,除了注意細節,也不放過動植物之間,及其與大地之間的複雜、晦澀之糾纏關係。

爲了詮釋他所觀察到的動植物之各種奇特(爲許多人視而不見或認爲理所當然的)行爲,用專業的視角提出許多科學假說,並設計各種有創意的試驗方法,鍥而不捨地追究真相。在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他挖空心思,在夏天黑蠅大隊圍攻叮咬或酷寒嚴冬的環境裡,長時間耐心地觀察目標動植物的動靜,其堅忍心性與追尋答案的堅持,超乎一般田野生態學家所能承受之程度,非得要查到水落石出,找出令他滿意的答案不可,並且一路走來,甘之如飴。

這本書共分爲五大部分:土地、鳥類、昆蟲類、哺乳類、生命策略。所談的動植物皆爲作者的學術研究目標。作者以其所發表之上百篇學術期刊論文爲基礎,將所記錄到的動物行爲等過程,配上所建立的數據庫、統計學的各種關係、無數的驗證假說,以自然史的科普方式撰寫而成,內容深入而紮實、邏輯推理清楚、科學數據到位、驗證假說具說服力,讀者可以見識到作者像偵探辦案般抽絲剝繭的功力,動植物行爲之任何蛛絲馬跡接逃不過他的法眼。

正如許多這類書籍,作者非常珍視孩童時期親近自然的經驗與其所帶來的啓發,活在自然是他終身嚮往的生活方式。因而,當自美國佛蒙特大學退休後,作者便立即回到他童年成長的緬因州樹林,建造一間小木屋做爲親近自然的前哨站。本書的許多生命故事便發生在這座寒溫帶的美國北方樹林裡。

貝恩德.海因裡希在1940年出生於二次大戰的德國,全家搬到鄉間的森林以逃避戰亂,父母親憑藉雙手艱辛地養活一家人,貝恩德從懂事起就生活在自然裡,在氣候嬗遞、四季分明的緬因州鄉間觀察鳥獸的活動,包括雪融後大地的甦醒與綠化,同時緊緊盯着雙親的耕耘與收穫的莊稼田園生活,有朝一日要以某種行動反饋這一切的信念,從那時起便深植於他小小的心靈裡。及長,他稱田野生態學爲「手膝並用的科學」,這個理念在本書裡處處都可得到印證。

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自然裡超出一般人視而不見、知而不行的習慣,而清楚目睹了生命之繁殖與求生的關鍵現象。試舉三個例子:

埋葬蟲在地面掩埋動物死屍時,鞘翅是醒目的鮮橘與黑色的相間條紋,但是突然展翅起飛時,時間不到一秒鐘(要計時)便轉成如熊蜂般黃與黑色的體色,且發出熊蜂般的聲音(要錄音),假借熊蜂威懾力量以防備掠食動物找上門來。這個瞬間的快速轉變,比舞臺上的變臉表演要快得多!

發育成熟的黃鳶尾花苞,等到儲備能量可以綻放時,不到「一秒鐘」(要緊盯着看,還要計時),花朵突然就張開了,花把握住短暫的授粉時機。

博物學家的速描工夫也有助讀者領悟生物體的精微結構,而進一步瞭解生命現象。他在速描黃鳶尾花時,發現花瓣是以逆時鐘方向綻放。他好奇地檢查其他六十四朵鳶尾花的花瓣,均無例外。他又檢視了236株藤本植物的須莖纏繞方向,結果也相同,作者認爲這或許是它們皆演化自共同祖先的緣故。談到共同祖先,他進一步用DNA分子的旋轉方向支持演化論的觀點。

其實,作者最想跟讀者分享的還是他最鍾愛、最感興趣、最關注、最尊敬的,甚至可以說最親密的動物──渡鴉了。他出版了《冬日的渡鴉》(1989)、《渡鴉的智力》(1999) 兩本科普書,可見他對渡鴉所下的功夫之深厚。

本書詳細介紹他如何測驗渡鴉解決問題的智力。他爲此所想出的精巧設計不但令人驚歎,且能有效測驗出渡鴉的智力。在描述渡鴉有分辨與選擇食物之能力後,他將渡鴉的智力提升到智慧之高度。無怪乎他被譽爲「渡鴉之父」,此一頭銜,他當之無愧!

在書的最後,作者選了七篇文章,用生物學的知識歸納出「生命存亡的遊戲規則」,對身爲動物的人類也提出間接的規勸:人類要遵循共同祖先的襲產(基因),不可忽視生命演化的力量。

最後,作者提問:「生物學家如何找到希望?」,對此,他的回答充滿知識與啓發,或爲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