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博物館兒童館重新開幕 全國普仁獎學童展創意

獲得靈鷲山全國普仁獎的學童及家屬觀看大洪水來襲的影片,爲參與式策展工作營揭開序幕。(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新北市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經過改裝及試營運,正式於大年初六2月15日重新開幕,推出第一檔展覽「不只一百種:保種計劃」,邀請今年獲得靈鷲山全國普仁獎的學童及家屬到館創作,讓孩子自由認知世界和自我詮釋「生命意義」的權利,饒富深意。

世界宗教博物館以「心」爲出發點,提供一處可讓身心沉殿與體會生命的教育場所,自2001年成立後,2005年創設兒童館,打造「生命教育」爲核心的展覽空間,曾以「愛的森林」爲主題建立口碑,2016年整修以「愛的星球」呈現。

2023年獲文化部專案研究補助,投入研發兒童生命教育,並改裝完成,從遊樂園式的展場,轉型成強調參與、以觀衆爲主體的展覽空間設計。不僅是「心靈博物館」,對孩童來說,更是一座秘密基地及身心安頓的庇護所。

宗博兒童館第一檔展覽「不只一百種:保種計劃」,與新北市烏來區德拉楠部落(原稱福山部落)、新竹縣五峰鄉桃山部落的偏鄉學校合作,展開「博物館大洪水記:一座島庇護所」駐館活動,不同海拔的部落孩子,以宗博館爲大山大海大地,共同探索、學習,在兒童館內創作心中的庇護所。

2月15日正式開館當天,邀請獲得靈鷲山全國普仁獎的學童到館,持續在這裡找到孩子的多樣性,每個兒童在這個博物館裡,都可享有相等的自由認知世界和自我詮釋「生命意義」的權利,被友善理解和尊重,可以看見孩子發現生命依靠的庇護元素,或在大山中與山林一起脈動成長的歷程。

世界宗教博物館長馬幼娟表示,以表彰品德優秀的靈鷲山普仁獎,在全臺各地舉辦頒獎典禮,其中新北C區今年初首次選在宗博館舉辦,因而有了這次的邀約。透過參與式策展工作營,館方將和孩子一起搭建屬於自己、安全又溫暖的秘密基地,陪伴孩子安然地面對周遭世界裡的情緒怪獸、生活裡的大洪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