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清代滿族風情一條街 感受清文化的氣息

瀋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天聰十年)四月初八,皇太極接受“寬溫仁聖皇帝”尊號,建國號“大清”,赴南郊的天壇祭天,首開清朝皇帝祭天先河。他又在瀋陽興建代表帝都的天壇、地壇、文廟、寺院、東南西北四塔。於是,莊嚴的鐘鼓聲與虔誠的祈拜,越發增添着一代都城的莊嚴與榮耀。

(圖片來源:旺旺中時文化傳媒)

盛京,滿語譯爲“興盛”之意,此城至此承載了滿族千年的民族精華,漢文化數千年的民族慧根,年輕的清朝才得以此城爲基長驅入關,定鼎北京,一統華夏,並祚延了二百七十餘年的鴻列之基。

(圖片來源:旺旺中時文化傳媒)

清代一條街東起撫近門,西起懷遠門。暮色降臨,當你從高大宏偉、美麗壯觀的撫近門步入古老的小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聳在寬闊平坦的馬路兩旁的樓房,一座座樓房重檐翹角,每層檐下都是漆棟畫染,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五彩斑斕,門前那一對金字黑匾,古色古香;那樓頂和每層樓檐上的彩燈交相輝映,把每層樓房勾勒得更加富麗堂皇。具有悠久歷史的故宮就座落在清代一條街。

瀋陽故宮。(圖片來源:旺旺中時文化傳媒)

當走出清代滿族風情一條街“武功坊”時,你會被下馬石前不遠的一座高大雄偉的塑像吸引住的,這是一位披盔戴甲,腰挎寶劍,胯下騎着一匹戰馬的將軍,他目視遠方,右手緊握戰刀,左手緊勒疆繩,戰馬仰起前蹄,咆哮着,好像要去衝鋒陷陣,又好像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在由葉巖砌成的兩米多高的塑像基座上,正面嵌着三個金字“皇太極”,背面寫着他的生平。

如果你趕上皇家禮儀表演,那場面可是既壯觀又熱鬧,無論服裝、道具,妝扮一律清朝原滋原味,活脫脫的皇親貴族展現眼前,讓你一飽眼福。至於街上各類店鋪,陳設都古色古香,清味盎然。

清代滿族風情一條街歷史悠久,它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特有的風格吸引着許許多多的中外遊人。它是瀋陽的驕傲。它的過去是古樸典雅,它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

(圖片來源:旺旺中時文化傳媒)

清代一條街原名新正街,建於清光緒31年,因臨近州衙,一般爲訴訟、報告的人歇息侯信,因此,全是旅店、飯館、茶樓、酒店。

時至今日,這條街仍以飲食業爲主,全街有40餘家店鋪經營着瀋陽的名小吃、茶樓、餐館等。街北出口,街兩邊木柱上還有原資中學政、四川著名書法家包汝楷撰寫的對聯,反映了當年這條清代滿族風情一條街的繁榮。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魅力城市”APP掃碼閱讀“傳奇盛京 福運瀋陽”電子畫冊

如果想獲得更多旅行資訊敬請關注“城市曼波”微信公衆號,帶你尋找每個城市最值得探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