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飲食指南! 全脂奶跟低脂一樣、吃蛋比吃肉好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爲有減少脂肪攝取好處,但衛福部國健署今(13)日公佈最新「每日飲食指南」,其中不再強調乳品需選用低脂或脫脂爲佳,將「低脂乳品類」名稱改成「乳品類」,因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爲攝取全脂乳品,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

▲專家指出,攝取全脂牛奶並不會提升慢性病風險或增加體重。(圖/pixabay)

爲協助民衆培養均衡且適量的飲食型態,國健署公佈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新版修正重點包括「全谷根莖類」用詞修正爲「全榖雜糧類」,改用「雜糧」的名稱取代「根莖」。臺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說明,全榖雜糧類除了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種子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

另外,也進一步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魚肉蛋類」修正爲「豆魚蛋肉類」。王果行表示,原該類別爲「豆魚肉蛋類」,表示建議選擇的順序爲豆類、魚類與海鮮禽肉畜肉、蛋類,但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因此建議修正爲「豆魚蛋肉類」。

營養師建議,蛋白質攝取順序,要先吃蛋再吃肉。(圖/達志示意圖)而在牛奶攝取方面,也不再強調乳品需選用低脂或脫脂爲佳的說法,將「低脂乳品類」名稱改成「乳品類」。王果行說明,因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爲有減少脂肪攝取的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爲攝取全脂乳品,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根據國健署2013- 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高達99.8%的19~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91%堅果種子不足1份,86%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進一步以每日需求熱量2000大卡的六大類飲食建議量估算,53%的19~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49%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3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顯示國人在攝取六大類食物有極高的比例未達到均衡飲食。王果行指出,六大類食物包括全谷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每類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她提醒,飲食不均衡則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而導致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問題,建議民衆可依照飲食指南調整攝取狀況。▲國健署今公佈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圖/記者趙於婷攝)★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

▲營養師建議,蛋白質攝取順序,要先吃蛋再吃肉。(圖/達志示意圖)

而在牛奶攝取方面,也不再強調乳品需選用低脂或脫脂爲佳的說法,將「低脂乳品類」名稱改成「乳品類」。王果行說明,因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爲有減少脂肪攝取的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爲攝取全脂乳品,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

根據國健署2013- 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高達99.8%的19~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91%堅果種子不足1份,86%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

進一步以每日需求熱量2000大卡的六大類飲食建議量估算,53%的19~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49%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3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顯示國人在攝取六大類食物有極高的比例未達到均衡飲食。

王果行指出,六大類食物包括全谷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每類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她提醒,飲食不均衡則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而導致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問題,建議民衆可依照飲食指南調整攝取狀況。

▲國健署今公佈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圖/記者趙於婷攝)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