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年化石 證明雄蚊也吸血
熱門話題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指出,中國、黎巴嫩、法國、美國古生物學者在距今約1.3億年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兩枚遠古雄性蚊子化石。這除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外,從新發現還顯示,在蚊科動物演化的早期階段時,雄性蚊子也會吸血。這揭示昆蟲的早期吸血行爲比人類想像的更爲複雜,並將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
蚊子是一種廣爲人知的吸血昆蟲,但吸血行爲的演化過程一直很難研究,部分原因是昆蟲化石記錄的空白。現今的蚊科具有超過3000種不同類型的蚊子,但人類對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瞭解卻極爲有限。
雖然分子生物學證據暗示蚊科起源於更古老的侏羅紀,但過去關於蚊科最早的化石記錄來自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本次發現的蚊子化石來自白堊紀的黎巴嫩琥珀,距今有約1.3億年曆史,這將蚊子的化石記錄提前了 近3000萬年。
科研人員經過多年艱苦的野外工作,發現並採集了上萬枚黎巴嫩琥珀,其中篩選出2枚保存完整、精美的雄性蚊子化石。此次研究人員藉助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螢光顯微鏡等先進儀器發現,與現代雄蚊多吸食花露而口器退化、雌蚊具有用於吸血的刺吸式口器不同,約1.3億年前的雄性蚊子化石中保存了明顯的刺吸式口器。
透過顯微結構顯示,這些刺吸式口器有尖銳的三角狀下齶,下齶上 有鋒利的小齒。研究團隊根據這些結構判斷,在約1.3億前,雄性蚊子也會吸血。
此次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外籍研究員丹尼‧阿扎領銜完成,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等人蔘與。研究團隊介紹,受限於化石證據缺乏,此前人們對蚊子起源和早期演化了解極爲有限。這兩枚珍貴的遠古蚊子化石,也爲後續更細緻地研究蚊子從何而來、如何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