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元的太空旅行船票售罄!中國航天要起飛了?
11月4日凌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一道耀眼的光芒如流星般劃過夜空,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
這次3名航天員在太空“出差”了192天,搞了兩次出艙活動,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間紀錄。
第一次漫遊太空的航天員李聰,完成了個人首次太空行走,還在空間站vlog中展示在太空如何接水喝。
看着李聰在夢幻般的宇宙中遨遊,國人對太空旅遊的期望值又拉滿了。而最近,中國一家民營航天企業首次公開銷售太空旅行船票,讓不少人看到夢想照進現實的可能。
前不久,深藍航天在“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開賣兩張2027年載人飛船旅行船票。有三百多萬人圍觀了這次直播,船票開賣即售罄。一生都在找鏈接的國人,終於可以在小黃車裡下單“太空旅遊”的船票了。
只不過,原價爲150萬元人民幣的船票,即便到手價100萬元,也註定了只能屬於有錢人,跟打工人無緣。
當然了,雖然買不起船票,但部分國人對於中國航天的信心達到新的頂點,並且認爲跟美國已經旗鼓相當。
的確,中國航天近些年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客觀來說跟美國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在仰望星空、進軍宇宙的這條征程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01 太空旅遊,到底怎麼玩?
去太空旅遊打卡,這事想想就激動。但是,可能很多人對其中的過程還不太瞭解。
根據飛行高度和特點,太空旅遊一般分爲兩種:
抵達太空邊緣的亞軌道飛行;真正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飛行。
亞軌道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亞軌道飛行就是由飛船把乘客送到約100公里高度的太空邊緣,隨即返回地面,就像在太空進行了一次高拋的拋物線運動。
在這個過程中,乘客一方面可以體驗到不同於地面的、原汁原味的失重感,還可以眺望長達數千公里的地球弧線和浩渺無垠的宇宙。
不過,亞軌道飛行因爲速度沒有達到環繞地球所需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沒法持續繞地球飛行,乘客只能擁有幾分鐘的遊逛體驗。
深藍航天售賣的太空旅行,就是亞軌道旅行。這次旅行將由深藍航天的星雲-1火箭承運。該飛船配置有高約4米、直徑3.5米的載人艙,艙內設計6扇全景舷窗,方便乘客觀看倉外的景色。
到時候乘客將穿越100公里高的卡門線進入亞軌道,體驗不低於5分鐘的失重感,同時欣賞地球曲線。飛船上將佈置攝像頭,幫助乘客捕捉太空旅行的精彩瞬間,方便發朋友圈。
首位進入開啓太空旅遊的普通人丹尼斯·蒂託,曾花2000萬美元買下天價船票。他曾形容上天的感覺就像“上天堂”,艙室裡的幾根鉛筆開始飄浮起來,地球的圓弧越來越明顯,黑暗的宇宙越來越逼近。
估計以後坐星雲-1火箭上太空的乘客,也會有這番體驗。最後,他們會通過傘降方式返回地球,整個旅程大約12分鐘。
深藍航天表示,客戶將獲得“不僅僅是暫時的失重體驗,還將體驗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並見證地球以外的壯麗景觀。這將是一次全方位、多感官的太空之旅,將一生難忘。”
有錢人可以難忘,打工人只能難望。
深藍航天並非中國唯一一家推出太空旅遊的商業航天企業,今年5月中科宇航宣佈將在2027年進行首次飛行,並在2028年開始載人在太空邊緣旅遊,每次可搭乘7名乘客,單人船票價格在200萬至300萬元人民幣,這又是一場專屬於富人的遊戲。
相比亞軌道飛行,軌道飛行更復雜和昂貴。因爲航天器必須達到每秒約7.7公里的軌道速度,在距離地面大約400公里的高度繞地球勻速飛行。乘客也會有失重體驗,並且在太空中停留的時間更長、距離地球更遠。因此,軌道飛行對飛行器的質量和乘客的身體素質有更高要求,成本也更高。
放眼國外,已經有不少航天公司早就搞太空旅遊了,包括馬斯克的SpaceX、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維珍銀河公司等等。這三家都在2021年進行了首次面向普通人的太空旅遊,比如2021年9月SpaceX的“堅韌號”帶着4名普通人進入太空,成爲世界上首個搭載人員全爲普通人的航天器。
外國人搞太空旅遊的動作更早,玩的花樣更多。
今年9月,SpaceX 的“北極星黎明”任務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商業太空行走,兩名平民宇航員進入太空並走出船艙被認爲是“史詩級壯舉”。當然了,一張船票的票價摺合人民幣高達4億元,也讓這番壯舉更像是燒錢遊戲。
僅僅是太空行走,顯然無法滿足有錢人遨遊太空的慾望。於是,軌道組裝公司OAC此前宣佈,將於2025年在近地軌道上開建世界上第一家太空酒店Voyager Station,並於2027年開始對外開放。
按照規劃,這家酒店如同直徑200米的圓環,繞着地球旋轉一圈只需要90分鐘,並且能產生人工重力,人住在裡面如履平地。
酒店的可居住面積將達到1.16萬㎡,配置餐廳、影院、酒吧等等,預計最多可以容納400位客人。客人可以通過舷窗欣賞地球上無法體驗到的景色,比如一天之內觀賞16次日出與日落。
總的來看,太空旅遊實際上屬於商業航天的一部分。而商業航天是一片全新的掘金地和重要的戰略要地,是許多國家進軍太空路上必須要攻下的山頭。
02 爲何要佈局商業航天?
所謂“商業航天”,是指以市場爲主導、具有商業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動,應用領域包括衛星的發射與運營、太空旅遊、太空資源開採、在軌服務等等。
有不少人對國家發展商業航天提出疑問:“有這錢還不如多改善改善民生”“仰望太空太遙遠了,還是把眼前大家的工資漲漲吧。”
事實上,至少從三個方面來看,佈局商業航天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事關“你我他”。
1、經濟效益
麥肯錫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預計到2035年太空經濟將達到1.8萬億美元,高於2023年的6300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9%——遠高於全球GDP的增長率,並且成爲未來十年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影響着地球上幾乎所有行業。
供應鏈和交通業、食品和飲料業、國防業、數字通信業以及零售、消費品和生活方式類行業等五大行業預計將創造全球太空經濟總量的60%,其他行業也將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商業航天本身的產業鏈特點,也能帶動上下游發展產生經濟效益。商業航天產業鏈的上游是火箭製造、衛星製造及相關配套設備,中游爲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製造,下游爲終端應用及服務市場。
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統計,從2015年至2020年我國商業航天產值由3764.2億元突破至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2%,預計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超2.3萬億元。
今年上半年,商業航天作爲“新增長引擎”首次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2、時間窗口
除了經濟意義,商業航天還有其戰略意義,比如加快建設低軌衛星互聯網。
通過低軌衛星互聯網,能夠建設一個無縫覆蓋的網絡環境,可以解決城市基站沒有覆蓋的地方的通信需求,比如野外作業、極限探險等等。更重要的是,低軌衛星互聯網將應在在物聯網上,能打造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這樣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正在被SpaceX佔領。
根據ITU數據,地球低軌衛星總容量約6萬顆,目前各國申報數量已超7萬顆。而SpaceX的“星鏈計劃”,要在2027年前將4.2萬顆衛星送入低軌。截止今年8月,“星鏈”衛星發射總量已經突破6800顆,在全球低軌衛星總量中佔比超過50%。
中國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戰略要地,比如已經開始建設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千帆星座”。今年是“千帆星座”大規模組網的第一年,目標是發射108顆衛星,預計到2030年底完成超1.5萬顆衛星的組網。
因此,未來3到6年是非常重要的窗口期,咱們國家必須提升衛星製造和發射火箭的產能,提升低軌衛星總量。這單憑傳統航天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商業航天的力量抓住窗口期。
3、產業優勢
除了戰略意義,商業航天本身也能推動整個航天產業的發展,因爲其在創新效率、成本優勢、產業拉動等方面具有優勢。
比如,諧波減速器對於衛星核心單機的關節驅動非常重要。然而在傳統航天領域,諧波減速器因爲要滿足極端太空環境中的高可靠性和長壽命要求,需要採用昂貴的金剛石材料,成本非常高。
爲了降成本,商業航天銀河航天和重慶大學合作,重新設計齒輪的接觸面,優化材料及潤滑方式,開發出新型諧波減速器,成本降低了一半。
可能很多普通老百姓還沒有意識到商業航天的價值,但春江水暖鴨先知,很多企業已經嗅到了商業機會的味道,紛紛涌入賽道。
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我國商業航天相關企業註冊量由2014年的1022家增至2023年的16889家,增長超過16倍。2024年上半年,我國累計註冊商業航天相關企業7425家,現存商業航天相關企業數量超6萬家,其中超過80%爲民營企業。
就連美國人都認爲,中美兩國的航天競爭將重點在商業航天領域。此前CNN就刊登了題爲《爲什麼說中國航天計劃可能超越NASA?》的文章,其中提到21世紀的太空競賽與其說是中國與NASA之間的競賽,不如說是中國與美國商業太空產業之間的競賽。
客觀來看,在商業航天這件事上,美國比中國更爲成熟。當然,部分原因也在於中國的商業航天發展地相對較晚。
03 中美商業航天,還有多少差距?
時間回到54年前,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的大幕。
中國商業航天的起步則相對要晚的多,直到2014年纔開始,到現在不過十年。
雖然發展時間短,但是如今中國商業航天也逐漸體系化,主要包括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以及空間站五大方向,市場以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爲主。頭部企業有星際榮耀、星河動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藍箭航天、東方空間、深藍航天等等。
這些企業也取得了不俗成績,今年1月東方空間研製的“引力一號”首飛成功,成爲中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大幅提升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火箭的運載能力。
今年9月,藍箭航天研發的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三號”,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標誌着中國商業航天在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突破。
另外,今年以來快舟、雙曲線、穀神星、捷龍等系列商業運載火箭都實現了發射成功。
雖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是中國商業航天跟美國相比仍有差距。
2023年,我國一共實施了發射67次任務,發射載荷質量155噸,發射次數和發射載荷質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民營火箭公司發射13次,成功12次,創下新記錄。
而2023年美國共發射火箭116次,排名世界第一,其中98次都來自SpaceX。可以說,龍哥的SpaceX是中國商業航天最大的競爭對手。2023年,SpaceX發射質量達1195噸,全球佔比80%;發射的衛星數量爲2514顆,全球佔比87%。
楊利偉曾稱讚馬斯克是傳奇人物,“馬斯克在我們這個領域/行業,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他的獵鷹系列的火箭,無論是運載能力還是回收能力,從技術層面來講,和我們的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比我們先進。”
前不久,彭博發文《中國企業正在太空追趕馬斯克》,稱從電動汽車到民用無人機再到太陽能電池板,中國都是全球領導者,但是中國的火箭和衛星製造商仍不能與SpaceX相提並論。
運力、回收和成本,是制約商業航天發展的核心問題,這也是SpaceX最大的優勢。
SpaceX的星艦運載能力爲100噸,相比之下我國目前最強大的長征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爲25噸,只有星艦的四分之一。
另外,Space X的“獵鷹9號”火箭採用先進回收技術後,單次發射成本約3000美元每千克,在此之前全球商業航天發射成本在1萬至2萬美元每千克。今年10月13日,星艦進行了第5次試飛,根據馬斯克設想最終版的星艦每次可將100人送上太空,發射成本可降到每次200萬美元,相當於每人2萬美元。
從各項數據來看,中國跟美國的商業航天還是有不小差距。不少國人感到很憂慮,有的認爲咱們要提升技術,有的認爲缺少資金,還有的認爲商業模式不成熟。這些都對,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要問現在中國商業航天,最需要的是什麼?我認爲是人才。
葛優曾在電影《天下無賊》說,21世紀什麼最寶貴?人才。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之路,也要由人才鋪成,它決定着技術、產品、模式等各個方面的競爭力。
原本航天領域是一個過於小衆的領域,而商業航天的出現一下子把人才的需求擴大了幾十倍都不止。
前些年,中國航天領域的人才流失較爲嚴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曾做了一個調研,2012年至2016年,航天一院、五院、六院、八院等航天科技集團主要院所,每年流出總人數呈上升趨勢。比如,2016年八院流出人數達428人,遠超2012年的300人。
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AIA)也承認,勞動力供需缺口持續存在,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招聘和留住人才仍然是一項挑戰。2023年,AIA會員公司因退休以外的原因導致的人員流動率達到近13%,遠高於美國3.8%的平均流動率。很多美國的航天人員之所以離職,不是因爲錢不到位,而是公司沒給他們更多的資源施展才華。
可見,人才流失是中美商業航天的共同問題。
人才的意義除了提供創新能力,還有標杆意義,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當下許多優秀的航天從業者,都受到馬斯克的影響。比如,商業航天公司Relativity Space創始人Tim Ellis就是被馬斯克的故事感染纔開始創業。
這兩天,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不少人認爲支持特朗普的馬斯克,將迎來航天事業的又一波高潮。中國這邊,在國家政策鼓勵下,北京、重慶、廣東等多地發佈新政,加碼佈局商業航天產業。中美商業航天的卡位戰,纔剛剛開始。
在這場卡位戰中,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決出勝負的最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