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環境教育比重不足 綠色和平籲納教學及考試重點

綠色和平指出,「氣候法」明訂校園應推動氣候變遷教育,教師們自發的教育動力更顯重要。(綠色和平提供)

響應422地球日,綠色和平的Green Future氣候變遷環境教育團隊舉辦「氣候變遷教育高峰會」,綠色和平表示,在現今108課綱的教育體制下,「氣候變遷」被列入18項重要議題中的「環境教育」,且僅佔其中2成的主題,重要性不高,許多教師們積極呼籲應將氣候議題放入課程中,也應納入重點教學或考試重點。

本次「氣候變遷教育高峰會」重點放在第一線教師的教案分享。綠色和平教育團隊於去年底進行「環境與氣候變遷教案甄選」,從衆多優秀與創意的教案作品中選出了4組教案,作者不僅來自不同科別,更分散於國小、國中與高中,教師們均認爲氣候變遷是「考試科目以外,也很重要的學習」。

綠色和平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表示,面對着全球淨零碳排的壓力、氣候升溫的事實,除了政策上的改變,也相信教育可以帶來的根本性的巨大改變。臺灣在今年修正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其中第 42 條提及各級政府應加強教育與宣傳,並在同條第5項中,亦規定學校應推動氣候變遷教育,培育師資,研發與編制教材,培育未來因應氣候變遷之跨領域人才。

「規定是一回事,截至目前課綱仍未將氣候變遷納入重點教學、或考試重點」,黃尚卿指出,目前教師尚無「必要」教氣候變遷,教育也尚未跟上氣候變遷的迫切腳步,只能仰賴熱忱的老師們自發地着手將氣候變遷帶入教室,與學生們一同認識並討論這項全球挑戰與困局。

黃尚卿也指出,本次「氣候變遷教育高峰會」唯獨缺席教育部,期待臺灣的教育系統有儘快被搖動的一天,正視氣候教育的需求,讓氣候教育與素養正式走入所有的課本與教室裡,讓氣候變遷不再只是遙遠的議題,而是沒有人應該忽略的知識和責任。